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听闻皇后宫中常有男子出入,两人甚至同卧一榻,气得要废后。谁知,他的丈母娘闻讯赶来,趾高气昂地说:“你最好别忘了,没有我,你怎么做的了皇帝!”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刘彻接到密报,说皇后陈阿娇宫里不太平,常有陌生男子进出,甚至有人撞见她跟一个男子同睡一榻。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炸毛,更别提刘彻这皇帝了。他当场就怒了,决定废掉陈阿娇。可这事没那么简单,陈阿娇不是普通人,她是馆陶公主的闺女,刘彻的表姐,小时候还跟他有过“金屋藏娇”的甜蜜约定。结果呢,婚后日子过得鸡飞狗跳,陈阿娇没生出个一儿半女,脾气还越来越大,仗着娘家势力跟刘彻对着干。 这回的事儿更离谱,陈阿娇为了求子,居然搞起了巫蛊。她找了个道士,弄些符咒木偶,想靠这歪门邪道保住地位。结果东窗事发,刘彻派人一查,证据确凿。这在汉朝可是大罪,巫蛊不仅迷信,还涉嫌咒人,搞不好就是谋逆的节奏。刘彻忍无可忍,直接拍板要废后。可陈阿娇的妈馆陶公主哪能坐得住?她立马跑来宫里,摆出一副老资格的架势,提醒刘彻别忘了她当年的功劳。
说起馆陶公主刘嫖,那真是汉朝宫里的一号人物。她是汉文帝的闺女,汉景帝的姐姐,从小就受宠,嫁了堂邑侯陈午,生下陈阿娇后更是风头无两。她最大的本事就是会玩政治。当年汉景帝立长子刘荣当太子,刘荣的妈栗姬跟馆陶公主不对付,馆陶公主就想把陈阿娇嫁给刘荣,结果被栗姬拒绝。这梁子结下了,馆陶公主咽不下这口气,转头跟王娡联手,用美女计和离间计把刘荣废了,推刘彻上位。 刘彻四岁封胶东王,七岁当太子,十六岁登基,这一路馆陶公主没少出力。所以她觉得自己有恩于刘彻,平时说话底气足得很。这次陈阿娇出事,她冲进宫里就甩出一句:“没有我,你哪来的今天!”这话听着嚣张,但还真有点道理。刘彻能当皇帝,确实跟她当年的操作分不开。可现在刘彻坐稳了江山,翅膀硬了,哪还受得了丈母娘指手画脚?他冷冷回了一句:“国法无私”,直接把馆陶公主怼了回去。
刘彻这人,心眼多着呢。他十六岁当皇帝,年轻气盛,但脑子清楚得很。陈阿娇没孩子,早就让他不满了。公元前138年,卫子夫进宫,还怀了孕,这下陈阿娇的地位更岌岌可危。她搞巫蛊,不过是狗急跳墙,想抓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可刘彻眼里揉不得沙子,皇后搞这种事儿,不光丢脸,还威胁皇权,他哪能留着她? 废陈阿娇这事儿,刘彻其实早有打算。巫蛊案只是个导火索,给了他名正言顺的理由。馆陶公主跳出来拦着,他表面上不吭声,心里估计早算好了账。外戚势力太大,对皇权是个隐患,这次正好借机敲打敲打。结果呢,陈阿娇被废,馆陶公主也吃了闭门羹,刘彻顺势把权力抓得更紧。 巫蛊案一闹开,朝野震动。刘彻下令严查,牵连的人不少,三百多宫人和道士被砍了头。陈阿娇没啥好说的,公元前130年正式被废,收拾包袱搬到长门宫去了。那地方冷清得很,她带着几个老宫女,过起了孤零零的日子。据说她还不死心,花了大价钱请司马相如写了《长门赋》,想感动刘彻回头。可刘彻压根没搭理她,后来她就这么默默死了。 陈阿娇这辈子,从金屋藏娇到长门冷宫,落差不是一般的大。她小时候跟刘彻青梅竹马,长大了却保不住自己的位置。说到底,她太依赖娘家,性子又骄纵,没看清刘彻的脾气。她以为靠着馆陶公主就能压住刘彻,可时代变了,刘彻不是当年那个小表弟了。
馆陶公主这回也栽了。她帮女儿求情,跑到刘彻面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可刘彻就回了句“事已至此”,硬是没松口。她当年多威风啊,进出宫里跟自己家似的,还常给汉景帝献美女拉关系。可陈阿娇被废后,她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外头人都看得出,刘彻这是要收拾外戚,她再横也横不下了。晚年她躲在府里不出门,公元前116年病死,家族从此一蹶不振。 她这人精明一辈子,到头来却救不了女儿。早年她推刘彻上位,是想让陈阿娇当皇后,自己也能跟着沾光。可她忘了,皇帝不是傀儡,刘彻长大了,自然得把权力捏在自己手里。馆陶公主这场权力游戏,玩得太大,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陈阿娇被废,不光是家事儿,更是朝堂的转折点。刘彻借着这机会,把外戚势力压下去了一大截。卫子夫上位,生下儿子,地位稳了,刘彻的后宫和朝廷都开始换了新气象。他后来搞改革,推儒学,开疆拓土,西汉在他手里达到了顶峰。这一切,跟他收拾陈阿娇和馆陶公主脱不了干系。 刘彻这步棋走得狠,外头看着是夫妻吵架,里头却是皇权跟外戚的较量。他不光废了个皇后,还顺手把潜在威胁给清了。这心机,这手腕,一般人真玩不过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