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张宗昌的母亲原是乞丐,因其父给她一碗粥,便以身相许。一天,其母在黑暗中砸晕一个人,抢走了对方的粮食。回家后才发现,被她打的人正是自己丈夫。张宗昌父亲愤怒地说:你给俺滚出这个家门,俺家再穷不养强盗!
张宗昌的母亲,出生在山东穷乡僻壤,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就沿街讨饭。乞丐的生活啥样?饿肚子是常态,挨打受骂也得忍着。那年头,女人命贱,她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有一天,她饿得不行,路边讨饭,碰上张宗昌的爹。这男人是个老实农民,家里也穷,但心眼不坏,看她可怜,给了她一碗粥。她感激涕零,觉得这男人能靠得住,就跟了他。 可这碗粥换来的缘分,没维持多久。农村日子苦,粮食金贵,夫妻俩常为吃喝发愁。张宗昌爹老实本分,干活养家,她呢,乞丐出身,骨子里带着点狠劲儿。时间一长,矛盾就出来了。她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性子,饿急了眼,谁挡道都敢下手。这性格,后来在张宗昌身上也能瞅出点影子。
那天晚上,家里又没吃的了。她饿得慌,出门找食儿。黑灯瞎火的,她瞅见一人扛着粮食,脑子一热,抄起家伙就砸了过去,抢了就跑。回到家,点灯一看,晕了——被她砸的人,竟是自己男人。张宗昌爹捂着头醒过来,又气又恨。他就是个庄稼汉,忍不了媳妇干这种事儿,直接撂狠话:“你给俺滚出去,俺家不养强盗!”她没啥好辩的,收拾包袱就走了。 她抢粮食是错,可乞丐出身的她,从小就知道不抢就得饿死。可在丈夫眼里,这就是背叛,穷归穷,底线不能丢。俩人价值观不一样,分开是迟早的事儿。 再说张宗昌,这小子生下来就没享过啥福。他娘被赶走后,他跟着爹过日子,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后来,他爹也撑不下去了,他就开始自己闯荡。从小混混到军阀,他靠的是狠劲和不服输。这性格,跟他娘有几分像。她抢粮食那股子狠,不是遗传也得是耳濡目染。张宗昌后来当了军阀,打仗杀人,手黑得很,但他对他娘一直挺孝顺。听说他发达后,把娘接回去奉养,出手大方。这孝心咋来的?可能就是小时候看她受苦,心里憋着一股劲儿。
不过,别把张宗昌想得太好。他孝顺归孝顺,人品可不咋地。他当军阀那会儿,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事儿干了不少。有人说他孝顺是真,但更多是装样子,给自己脸上贴金。他娘抢粮食是迫不得已,他干坏事儿可是主动为之。娘俩在这点上,有本质区别。 民国那会儿,军阀混战,老百姓命如草芥。张宗昌的爹娘不过是乱世里最底层的人,活着就不容易。他娘抢粮食被赶走,张宗昌爹守着自己那点原则,都是那年代的缩影。 那时候,山东地面不太平,土匪多,军阀更多。张宗昌小时候见惯了这些,估计也学了不少“生存之道”。他娘被赶走,他爹没本事,他只能自己闯。一步步混成军阀,他靠的是打打杀杀,不是啥正道。娘俩的命运绑在一起,但各自的选择不一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