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8年,女知青傅索安跑到苏联当特工,还帮苏联杀了一个大叛徒,谁知6年后,她却

1968年,女知青傅索安跑到苏联当特工,还帮苏联杀了一个大叛徒,谁知6年后,她却用血在墙上写下“悔”字,而后自杀!

傅索安,1949年6月5日生在天津,家里条件算得上优越。爸是医生,妈是英语翻译,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她从小就聪明伶俐,长得也漂亮。学校里,她是那种成绩好、活动多、走到哪都惹人瞩目的学生。60年代那会儿,她才十多岁,就满腔热血地响应号召,1966年加入了红卫兵,还跟着大串连跑了不少地方。17岁时,她成了第一批下乡插队的知青,分配到了内蒙古奇玛村。这时候的她,年轻、有冲劲,谁也没想到这会是她命运翻转的起点。 1968年,傅索安19岁,已经在奇玛村插队两年了。那年头,知青下乡是为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现实远没那么浪漫。奇玛村和旁边的鲍家庄村因为水源问题早就结了梁子,争执不断。傅索安性格要强,又有点组织能力,觉得自己能解决这事。她带着几个知青,半夜摸到鲍家庄的水闸,想偷偷动手脚,结果被人发现,两边村民和知青打了起来。

这场械斗不小,听说好几个人受了伤,事情闹大了。当地公社把她抓起来,要批斗她,听说还动了刑。她扛不住了,趁着夜色跑了。这次逃跑,直接把她推上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傅索安跑的时候,脑子里估计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她瞅准了额尔古纳河,这条河是中苏边境的分界线。她拼了命游过去,硬是到了苏联那边。苏联边防军一开始以为她是间谍,审了她好几天。后来发现她就是个普通知青,脑子转得快,身体素质也不错,就起了心思。苏联那会儿正跟中国关系紧张,克格勃看中了她的背景,把她送到了特维尔谍报学校。这地方专门训练特工,课程包括情报搜集、格斗、枪械,甚至怎么伪装自己。她在那学了整整一年,硬生生从知青变成了特工。 1970年,傅索安正式成了克格勃的一员。她中文流利,又懂英语,再加上知青经历,克格勃觉得她是个能用的人。她被派去执行不少任务,比如1971年在香港偷过情报,伪装成商人搜集中国相关的消息。最出名的一次,是1972年在东京干掉了苏联叛徒尤里·巴甫伦夫。这家伙原是苏联高官,后来投靠了西方,克格勃下了死命令要除掉他。

傅索安接了任务,结果是尤里死了,她完成了任务。这事在克格勃内部传开,她算是立了功。可干这种活儿,日子并不好过。苏联人从不完全信任她,监视她的一举一动,生活里没啥自由。她自己心里估计也清楚,自己已经回不了头了。 1973年,傅索安24岁,身体突然出了问题。她老咳嗽,检查下来是肺癌。那时候医疗条件有限,这病基本没得治。克格勃一看她干不了活了,就把她调到个闲职,等于是晾在一边。她一个年轻姑娘,背井离乡,干着见不得光的事儿,最后还得了绝症,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1974年4月13日,她在病房里用手指蘸着血,在墙上写了个“悔”字,然后自杀了,年仅25岁。这个“悔”字,成了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她悔啥?是后悔叛逃?后悔当特工?还是后悔自己选的这条路?没人知道答案。傅索安这辈子,短短25年,却像坐了过山车。从天之骄女到知青,再到特工,最后病死异乡,每一步都跟那个动荡的年代脱不开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