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3年的正月天很冷,王飞吼正写着抗日标语,就被鬼子包围了。当时他的手上、身上

1943年的正月天很冷,王飞吼正写着抗日标语,就被鬼子包围了。当时他的手上、身上都是黑灰,一看就知道是写标语的。一个鬼子见到他,端起长条子刺刀就刺过来。王飞吼当时手无寸铁,刺刀已经刺到胸口,就在这时,从旁边冲出来一位年轻妇女,正怀着孕。一把将刺刀挡开了。

王飞吼1929年出生在江苏一个普通小村子。那时候,日本鬼子占领了华东地区,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村里经常被搜查,谁敢反抗就没好下场。王飞吼从小就看不惯这些,从十几岁起就跟着村里的抗日队伍干了起来。他主要负责写标语、发传单,用最简单的方式鼓舞大家伙儿抗争到底。他年纪虽小,但胆子不小,晚上偷偷出去干活,凭着一股子倔劲儿成了队伍里靠得住的小伙子。 他写的标语很简单,像“打倒日本鬼子”“抗战到底”之类的话。虽说没啥花样,但那时候村里人看到这些,心里多少有点底气。鬼子抓得严,他干这活儿风险不小,可他从没想过退缩。1943年之前,他已经干了好几年,算是小有名气。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他才撞上了那天的生死关头。 1943年正月,天冷得让人直哆嗦。王飞吼照旧出门写标语,手上沾满了墨,衣服上也蹭得脏兮兮。他正忙着,突然几个日本兵冒了出来,估计是早就盯上了他。他想跑已经来不及,鬼子围得死死的。一个兵看到他手上的黑灰,二话不说端起刺刀就刺了过来。王飞吼当时没带任何家伙,只能眼睁睁看着刺刀离自己越来越近。

就在这时候,一个怀孕的年轻妇女不知道从哪儿冲了出来。她没武器,也没犹豫,直接用手挡开了刺刀。王飞吼趁着鬼子一愣神的工夫,撒腿跑进了旁边的玉米地,躲了起来。那女人后来被鬼子带走,他藏在田里啥也干不了,只能听着动静一点点消失。 王飞吼逃回队伍后,把这事儿跟头儿说了。大家都觉得那女人多半没活下来。她叫刘嫂,是村里一个普通人家的媳妇。那天她救了王飞吼,自己却很可能搭上了命。王飞吼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自己这条命是人家换来的。从那天起,他下定决心,不能白白活着,得为抗战多做点啥,也得想办法报答这份恩情。 1944年,他才15岁,就跑去参加了新四军。人家嫌他小,他死活要加入,说自己写标语的经验能派上用场。部队看他态度坚决,也就收下了。他在新四军里接着干宣传,还跟着打了些仗,一直坚持到1945年日本投降。打仗那几年,他脑子里一直有刘嫂的身影,觉得自己得活得值。 战争结束了,王飞吼没忘了刘嫂。他心里总觉得欠她点啥,得找到她的家人,哪怕说声谢谢也好。从1945年开始,他就没停过找人的脚步。江苏那么大,他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跑,问老乡,打听消息。

那时候没啥高科技,他就靠两条腿和一张嘴,逢人就讲刘嫂的事儿。他还在报纸上登过寻人启事,可一直没啥回音。每年清明和冬至,他都带着家人烧纸祭奠刘嫂,把她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他不识多少字,可这件事他记得清清楚楚。几十年过去了,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可找人的念头从没放下过。 2017年,王飞吼得了肺癌,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可他还是联系了《等着我》这个电视节目,想最后试一把。节目组接了他的事儿,查了好久,终于有了消息。原来刘嫂那天没死,她被鬼子带走后居然活了下来,后来生了个儿子叫刘根龙,改嫁后一直活到1997年。 节目组找到刘根龙时,他已经75岁了。他们在北京安排了见面,王飞吼见到刘根龙,眼泪止不住。他抱住人家,说了多少年的谢谢。知道刘嫂没死,还活了那么久,他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虽然没能当面谢她,可见到她儿子,他觉得这辈子没白活。 见面后,王飞吼还说想去刘嫂坟前磕个头,要是刘家有啥难处,他也愿意帮一把。可惜他身体太差,没多久就走了。他这辈子,最放不下的就是刘嫂的恩情,最欣慰的也是最后能跟她的家人说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