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真得是因为大意,而失荆州吗? 水淹七军、斩杀庞德之后,曹仁在樊城中已是苟延残喘。整个南阳盆地都将纳入关羽的掌控之中。 此时的曹操甚至已经开始考虑迁都,以躲避关羽的锋芒。司马懿谏言联合东吴,以阴谋诡计袭取关羽。 曹操与孙权媾和之后,调走了包括张辽在内的所有兵马,不再与东吴对抗。没有后顾之忧的东吴,以四大都督中的吕蒙、陆逊,倾全国之力,在背后捅关羽刀子。 曹操几乎将全部兵力投入到了襄樊战场,孙权亦是以举国之力而来。 倾天下之兵,只为谋取一人,武圣之名岂是浪得虚名? 吕蒙、陆逊口口声声说关羽骄傲、傲气,在同盟的背景之下,施展什么白衣渡江之类的阴谋诡计,但若不是守江陵的糜芳与守公安的傅士仁不战而降,那些诡计又岂会轻易得逞? 糜芳与傅士仁哪怕稍作抵抗,以关羽水军的机动性,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回援,加上江陵城高大坚固,内外夹击下,吕蒙、陆逊败北几乎是必然。 但关羽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这样的结局。因为守江陵的糜芳,按常理来说,是根本不可能投降之人。尤其不可能是个连抵抗都不抵抗就投降的人。 糜芳和傅士仁为什么叛变?史说关羽一向轻视二人,他们颇有不满。可关羽在前方打仗,二人负责物资供给,却每每不能足数交割,为什么?贪污腐败呗。关羽准备回来收拾二人,二人惊惧之下,被吕蒙这个策反高手抓住时机策反了。 孙曹倾国而来,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其极,而糜芳、傅士仁又因贪腐问题叛变,不战而降。关羽正是在这三方共同合力,内有小人、外有强敌,且内外勾结之下,饮恨而终。 这是关羽因为大意而失的荆州吗?这是关羽恃才傲物、恃勇轻敌才落败的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