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5年全军大授衔,兰州、新疆两个大军区,为何只有陶峙岳一位特殊上将。 19

1955年全军大授衔,兰州、新疆两个大军区,为何只有陶峙岳一位特殊上将。

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全国将领迎来历史性一刻。可就在兰州和新疆这两大军区,高层将领里只有陶峙岳一人拿到了上将军衔,其他人最多不过中将。 陶峙岳1892年出生在湖南宁乡一个地主家庭,从小读四书五经,接受传统教育,养成了讲义气、重责任的性格。1907年,他进清军预备学校,15岁就踏上军旅路。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他立马投身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之后加入同盟会,跟着孙中山干革命。后来从保定军校毕业,回了湖南当参谋,慢慢在军界站稳脚跟。 1926年,他加入国民党,参加北伐战争,指挥部队打了不少硬仗。1927年当上南京卫戍司令,1930年又掺和进中原大战,忠心耿耿跟着蒋介石。抗战爆发后,他带兵跟日军干了好几场硬仗,1942年在甘肃河西走廊驻防,管着战略要地。1946年,他被派到新疆当军事长官,面对复杂的民族问题和动荡局势,努力维持稳定。

1949年是个大转折。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在新疆撑不住了。9月25日,陶峙岳拍板起义,带着10万部队投向人民阵营。这可不是小事儿,直接让新疆和平解放,免了一场大战。起义后,他当上新疆军区副司令员,还指挥第22兵团平叛乱,帮着新政权站稳脚跟。他这辈子,从国民党高官到解放军将领,跨度之大,贡献之多,真是没几个人比得上。 1955年授衔可不是随便定的,得看职位、资历、表现和革命贡献。那时候兰州军区有司令员张达志、政委冼恒汉、副司令员韩练成,新疆军区有司令员兼政委王恩茂、副司令员赛福鼎、南疆军区司令员郭鹏,这些人全是中将。唯独陶峙岳,挂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的头衔,成了上将。这到底咋回事? 先说职位。1952年军职定级时,张达志是正军级,王恩茂是准兵团级,这些级别一般对应中将。陶峙岳呢?起义前是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起义后当兵团司令员,管着大片军政事务,地位比一般军区领导高一截。再说贡献,他1949年带着10万部队起义,直接让新疆和平解放,这功劳大了去了。相比之下,其他将领在西北战场上虽然也立功,但多是常规作战,影响力没他这么震撼。

陶峙岳是国民党出身,起义后被重用,授上将既是对他功绩的肯定,也能安定新疆人心,展示新政权的气度。而兰州、新疆这些军区的其他将领,很多是解放军自己培养起来的,资历和特殊贡献上差点火候。上将名额有限,全军得平衡,陶峙岳就成了两大军区里的独一份。 1955年授衔后,陶峙岳没闲着,继续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一直干到1968年。他带着兵团开荒种地,修水库建公路,把荒漠变成农田,硬生生改变了新疆的面貌。他还推动民族团结,协调资源,让各族群众都受益。兵团在他手里成了新疆经济和稳定的顶梁柱,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除了军事,他还当过全国人大代表,提了不少边疆发展的建议,对国家建设挺上心。晚年他搬到北京,过得挺低调,1988年去世,活了96岁。他这一生,从战场到建设,见证了历史,也留下了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