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把 DCD 高速和城区的评测完整看了一遍。
先叠个甲,我认同这次测试的意义,随着辅助驾驶普及度越来越高,非常需要让用户更清晰的用户意识到功能的能力边界。
类星做的为数不多辅助驾驶相关的横评也是一个目的,其中还有一期是驾驶员监测方式,更是为了警示那些开车看手机、睡觉的人,并督促车企在监测上要严格一些。
但是我并不认同,为了起到警示作用,就不需要严格控制变量了。
看到太多人,站在道德制高点说什么,道路环境本身就是千变万化的,所以路况有点差异很正常,这也是能力测试。
这就像我做个碰撞测试,我是为了警示用户,所以我就不需要严格控制变量了?
如果大家都能理解到,你是为了警示用户,那确实没问题。
但是,在警示之外,有太多人拿着懂车帝的测试结果做成榜单,做二次传播。
有太多人没看过视频,只看到了榜单,而且看到榜单之后意识到并不是用辅助驾驶要注意安全。
而且围绕着 A 车企原来这么强,B 车企原来这么差展开讨论。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测试的场景可能并不一定完全一样。
而且榜单传到海外之后,被大量讨论的也是,中国的辅助驾驶和特斯拉差距还很大。
还有很多人借机猛干华子,出去吃饭聊到这个事儿,大家的印象都是特斯拉好强,华子不太行。
显然,这些已经完全偏离了节目的初衷了,甚至有些偏离事实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再发一条微博来聊聊这个事儿。
而且 DCD 作为一个操盘过多次这种超级大项目的媒体,不可能会想不到这个测试发出去之后的连锁影响。
还看到很多群里,在发一些截图,大概内容是,有车企检测到,做了不止一次测试,但是非要测到你没过。
我不想有任何阴谋论,但是 DCD 既然要趟这个雷,就要做到足够严谨。
或者有一个足够严谨的机构出来干这个事儿,就像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一样。
还有一点是,我也不希望因为这个测试,很多人给辅助驾驶一棒子打死。
我不希望回去和家里长辈聊的时候,和我说什么辅助驾驶是完全不靠谱的,这样我又得有很高的解释成本。
很多时候我也很纠结,我确实觉得辅助驾驶还有很多问题,但反过来想,你让我以后开车都别用辅助驾驶了,我也觉得完全不行。
还是得让大家理性、客观的看待辅助驾驶,两头过于极端的,都不可取。
最后,现阶段的都是辅助驾驶,驾驶员依然是第一责任人,在 L2 阶段这件事儿并不会因为辅助驾驶能力变强了而发生变化。
合理使用辅助驾驶,一定可以让行车更轻松,更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