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WAIC对话|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AR智能眼镜“理想价格”2000元以内

上海世博展览馆H3馆入口,两家AR(增强现实)眼镜公司的展位相对而设,其中一家是Rokid,公司创始人兼CEO祝铭明戴着最新款的RokidGlasses与观众、媒体、合作伙伴等互动。

当他转动头部,镜片上会出现泛着绿光的矩形屏幕,那是因为RokidGlasses是一款AI+AR眼镜,光波导镜片上刻有光路,可以将图案和文字投射到人眼中,即带显示的AI眼镜。

黑色、宽框,祝铭明似乎很喜欢这种风格,2024年7月公司在杭州西溪湿地成立时,他也是黑框眼镜、黑T恤,一副极客打扮站在初创团队中间,卷起袖子“秀肌肉”,这张照片至今还放在公司官网。

相比个人,祝铭明更喜欢谈产品、谈技术,他不避讳谈行业冷暖、会直白点出同行失误的原因。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市场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SmartEyewear)市场出货量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AR/VR(虚拟现实)市场出货65.6万台,同比增长18.1%。同期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AR/VR市场出货量13.5万台,同比增长25.2%。在两个统计维度上,中国市场都跑赢了大盘。

更长的时间里,这个赛道在起伏中发展,当下亦是如此。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WAIC)上,他在热闹的展台上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的专访,面对智能眼镜行业正上演的“百镜大战”,他说概念大于意义,并对未来AR智能眼镜理想价格给出2000元之内的预判。

Q:这次WAIC展览,您会向观众推荐哪款产品?

A:按照大部分老百姓的需求,RokidGlasses肯定是最合适的。首先它就像一副普通的眼镜,只有49克重,支持高清拍照和视频录制,可以完成物体识别、实时翻译、数学计算、日程提醒、天气预报及导航辅助等任务,还搭载了现场可以体验的看一下支付。

它是目前唯一的既能显示又能摄像,有麦克风、喇叭,又有AI能力的眼镜。全世界有且只有这一款量产。

Q:坊间戏称智能眼镜行业正在“百镜大战”,您怎么看?

A:我觉得“百镜大战”其实是一个概念,我们从来不看有多少人进来玩,也不看来的是谁,我们只回答一个问题,用户认不认可产品,剩下的不重要。

泡沫期指的是行业很热闹,很多人玩、规模很大,现在其实不是,只能说现在比较热闹,但还没有到真正的泡沫。

Q:2025年人形机器人非常火爆,Rokid有什么切入点?

A:我们现在跟很多人形机器人公司在探索,一种是用眼镜远程去操作机器人,另外一种是通过眼镜帮机器人企业采集数据。

Q:智能眼镜的热度呈现明显周期性,为什么?

A:我觉得没有对错,唯一的问题就是要在合适的时间选合适的地址,跟资源和能力没关系,是没有踩对最合适的时间,这挺考验一个人的产品把控力的。

Rokid大概在2020年开始持续推出产品,从toB、文博、消费娱乐的消费端,到今天面向大众的普通眼镜形态的产品,基本上就是按照技术成熟的时间点来做,还有社会需求、市场教育的时间点。总体来讲我们运气比较好,推出每一个产品都正好是产品火爆的点。今年也是。

Q:部分同行预判了什么?

A:我觉得主要还是时间点。首先误判了方向,奔着VR(虚拟现实)去是错误的方向,至少是我们不认可的方向。另外做AR(增强现实)的人又选了错误的时间点,比如Google在十多年前就推出了(GoogleProjectGlass),那个时候其实技术和产品都还不成熟。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你什么都没做错,就是时间选错了。

Q:最近Rokid眼镜搭载了支付功能,眼镜与支付结合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A:现在通过眼镜支付还是在有限场景,但随着体验越来越好,我相信用的场景会越来越多,因为的确太方便了。用户反馈很喜欢,甚至有人因为这个下单。

Q:智能眼镜的价位有多大下探空间?

A:现在AI+AR眼镜是3000元左右,我觉得现在还好,但一定是越来越优惠。理想情况下,让每个人用的起来的话应该在2000元以内,再多花点时间,一年两年也许可以。新产品的价格仍然会保持一个相对的高位,但是成熟的产品会越来越便宜。

北京商报记者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