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调整部分配置 寒武岩灰走了,花瓣轮毂也没了。小米SU7最近悄悄下架了几款车漆、内饰和轮毂选项,理由是:交付优先,效率优先。
为啥砍配置?说白了,就是产能撑不住了。
当前SU7日产600-800台,订单破20万。像寒武岩灰、20寸花瓣轮毂这种定制难度高、工艺复杂的配置,影响主线节拍、拖慢整体交付。小米想提速,就得精简。
但这波操作也不是拍脑袋,SU7 Max当初堆料激进,YU7是走量主力,现在必须让工厂资源集中往后者倾斜。不然交付延迟一天,就意味着有部分用户可能流向极氪、蔚来、智己这些竞品。
我觉得这不是简单的调整配置,而是新势力造车走到产能爬坡期的“成人礼”:个性化开始让位于规模化,效率成为压倒一切的最优解。
小米汽车正经历从“流量制造”到“生产现实”的切换期。这波删减配置的背后,不只是选项的消失,更是信任的微妙松动。
我还是觉得,用户更在意的不是“删减公告”的问题,而是“尊重感”:如果你要拿走点什么,能不能先告诉我,为什么,又能补回点什么?
少一点“惊吓式下架”,多一点小米本来的那种“用户共创”感,才能走得更远。不只是造出车,而是造出“长期主义的信赖”。
新能源汽车大v聊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