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泰国和柬埔寨这一仗打的太让印度扎心了,此时莫迪应该才是全世界最尴尬的。 根据媒体

泰国和柬埔寨这一仗打的太让印度扎心了,此时莫迪应该才是全世界最尴尬的。 根据媒体报道,此次泰国给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通报了战争形式,唯独故意漏过亚洲邻国印度,更加让印度扎心的是巴基斯坦既然也在通报当中。

印度最近可能得把“东望政策”的宣传册重新印一遍了。本来想借着东南亚的热闹场子刷存在感,结果泰国和柬埔寨这一仗直接把印度晾成了背景板。

7月24日泰柬边境冲突爆发后,泰国陆军情报局给26个国家发了正式函件,从美国到巴基斯坦挨个点名,唯独跳过了印度。更让新德里坐不住的是,巴基斯坦这个老对手居然在通报名单里,这就好比邻居吵架把你拉黑,却把你仇家拉进群聊,莫迪估计得把咖啡杯捏出印子来。

要说泰国为啥不待见印度,还得从两国的“塑料友情”说起。印度这些年卯足劲想挤进东南亚圈子,又是搞“东望政策”又是搞军演,但泰国人心里门儿清——印度那套“大国情怀”在东南亚水土不服。

就拿半导体产业来说,泰国去年直接甩出13年免税的大招,把索尼、三星都招来建厂,而印度呢,富士康前脚刚宣布投资,后脚就因为电力供应不稳定跑路了。

这种“嘴上喊口号,行动像蜗牛”的做派,泰国人早就看在眼里。更现实的是,泰国和巴基斯坦在军事合作上早就眉来眼去,2025年泰国采购的中国VU-T10无人战车,巴基斯坦转头就引进了同款,两国还搞过联合反恐演习。

反观印度,连给泰国的军售合同都因为官僚主义拖了三年,泰国军方私下里早就吐槽:“买印度的装备,还不如买二手F-16靠谱。”

印度在东南亚的尴尬,本质上是战略定位的错位。莫迪政府总觉得自己是南亚霸主,到了东南亚也该当“话事人”,可泰国根本不吃这一套。

2024年东盟峰会期间,印度提出要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结果被泰国联合印尼以“程序不合规”给挡了回来。

更打脸的是,泰国在冲突爆发后直接绕过东盟,跑去联合国安理会告状,连马来西亚作为轮值主席国的调解都晾在一边。这种“不跟你玩小圈子”的态度,让印度精心打造的“东盟伙伴”人设彻底崩塌。

最让印度扎心的,是泰国这波操作直接戳中了其外交政策的死穴。莫迪的“邻国优先”政策在南亚已经闹得鸡飞狗跳——马尔代夫爆发“印度走开”抗议,斯里兰卡新总统刚上台就宣布终止印度投资的港口项目。

没想到在东南亚,泰国又用实际行动给印度上了一课:你的“优先”在别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更讽刺的是,印度在泰柬冲突中本想扮演“和事佬”,结果两边都不领情。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直接给巴基斯坦驻联合国代表写信求援,而泰国军方在通报里连印度的名字都懒得提,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滋味,估计莫迪在总理府里得来回踱步。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泰国这招“精准拉黑”其实是在测试印度的底线。印度这些年在印度洋搞“门罗主义”,又是在马尔代夫建军事基地,又是在斯里兰卡部署侦察机,早就引起东南亚国家的警惕。

泰国故意把巴基斯坦拉进通报名单,就是想看看印度敢不敢在南亚和东南亚同时树敌。结果印度果然没敢吭声,外交部发言人只能含糊其辞地表示“关注局势”。这种“动口不动手”的反应,让泰国更加确信:印度所谓的“战略自主”,不过是纸老虎。

现在最尴尬的,莫过于莫迪政府精心包装的“全球南方领袖”人设。前脚还在G20峰会上大谈“多极化”,后脚就在自家门口被泰国当众打脸。

更要命的是,印度媒体还在纠结“为啥巴基斯坦能被通报”,却没人敢提印度在东南亚的存在感早就不如越南——2025年泰国对越南的农产品出口额是印度的三倍,连榴莲都得从越南转口。这种经济上的边缘化,比外交上的冷落更让印度难受。

说到底,泰国这波操作给印度上了一堂残酷的现实课:在国际政治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印度还在纠结“面子”的时候,泰国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里子”。

莫迪现在估计得好好想想,是继续在东南亚刷存在感,还是先把南亚的烂摊子收拾好。毕竟,连巴基斯坦都能在泰国那里混个脸熟,印度却连个通报都收不到,这种落差,可不是一句“战略自主”就能糊弄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