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3天拿下台湾省!”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曾表示,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可采用6种

“3天拿下台湾省!”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曾表示,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可采用6种作战方式,每24小时完成一项任务,顺利的话72小时内即可解放台湾。 这其实就是针对台海形势的“六战一体”模式,这套思路整合了火力战、点穴战、信息战、心理战、特种作战和立体战六种方式,核心是通过多维度协同快速瓦解台军防御体系。 先从火力战说起。按照王洪光将军的设想,战争首日会以三波导弹和航空兵打击为核心,先用东风 - 15B 这类高精度导弹(误差 30 米内)摧毁台军机场、雷达站、指挥中心等关键目标。远火旅会在福建沿海密集部署,72 小时内不间断提供火力支援,像美国 “范弗里特当量” 那样用火力密度压制敌方抵抗。比如台湾北部的衡山指挥所、左营军港这些目标,可能在首轮打击中就被钻地弹和巡航导弹 “点名”。这种饱和攻击的目的,是让台军防空系统和通信网络在第一时间瘫痪。 接下来是点穴战,也就是目标战。现代战争讲究 “打七寸”,台军约 200-300 个关键目标会被编成目录,由合成营突击群分头 “认领”。比如特战部队可能在火力准备阶段伞降占领松山机场,控制后引导主力向台北圆山指挥所推进(直线距离不到 3 公里),同时切断高速圆山交流道阻止增援。这种打法绕过传统战线,直接掐断台军指挥链,让其 “大脑死机”。 立体战则是多维度兵力投送。解放军首批次可投入 5 万兵力,海军陆战队搭乘 075 两栖攻击舰和改装滚装船,从台岛西岸多个方向实施 “超视距登陆”,同时空降部队在东部实施战役空降,形成东西夹击。航母战斗群前出至台岛以东,既能阻断外部干预,又能配合岸基火力封锁花莲、台东等东部机场。这种 “由岸到岸” 的立体突击,让台军 “滨海决胜” 的防御体系无处着力。 信息战是这场战役的隐形战场。电磁脉冲弹会先摧毁台军雷达和通信设施,无人机群则在空中构建 “电磁屏障”,干扰其指挥系统。解放军的蜂群无人机可携带反辐射弹头,3 秒内烧毁敌方雷达核心组件,同时 “黑蜂” 微型巡飞弹能覆盖 15 平方公里区域,专门攻击坦克顶部薄弱装甲。这种 “软硬杀伤结合” 的打法,能让台军变成 “聋子瞎子”。 特种作战和心理战则是 “组合拳”。特战部队除了执行斩首任务,还会渗透至台军后方,引导远程火力打击并破坏电力、交通枢纽。心理战方面,《告台湾同胞书》会通过手机、网络平台强制推送,指名道姓劝降台军指挥官,明确战场投诚的优待政策。这种 “硬杀伤 + 软瓦解” 的策略,既能削弱抵抗意志,又能减少平民伤亡。 当然,72 小时结束战斗的设想,是建立在快速压制台军抵抗、防止外部干预的基础上。现实中,台湾海峡的气象条件、台军隐蔽工事(如佳山基地)的抗打击能力,以及美国可能的军事介入,都是不可忽视的变量。比如美军若从关岛或日本基地出动航母,解放军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制空制海权争夺,这对战役节奏把控提出极高要求。 但从解放军近年演习看,其作战能力确实在快速提升。例如 “海峡雷霆 - 2025A” 演习中,远火部队对海峡中部实施瞰制,航母在台岛以东卡位,无人机群与火箭弹形成 “组合拳”,展现了多域协同的实战能力。东风 - 15C 钻地弹可穿透数十米混凝土,配合卫星制导的远程火箭炮,能有效摧毁深埋地下的指挥中心。这些技术突破,让 “六战一体” 从理论走向现实具备了物质基础。 正如专家所言,解放军的演习正从 “慑压” 转向 “实战”,行动样式越来越贴近真实战场。而台湾当局若继续 “倚美谋独”,终将发现所谓 “不对称战力” 在体系化打击面前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