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儿这下出名了,不是因为奶奶张兰回京团聚,而是因为她在饭桌上的这个小动作!
7月24号张兰从法国度假回来,特意找孙子孙女聚了顿饭。视频里能看见她搂着玥儿直拍大腿,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可那小丫头呢,手跟粘裤缝上了似的,绷得直直的,连头发丝都没晃悠一下,活脱脱像在演默剧——这场景被网友拍了,评论区全在说“豪门亲情咋比电视剧还生分”。
其实这丫头平时就闷葫芦,跟她那活蹦乱跳的弟弟完全两样。张兰呢,常年忙生意,孩子们在台北长大,一年见不了几面。这次汪小菲带他们在北京骑马射箭住蒙古包,张兰也算抓着机会了,恨不能把平时缺的都补上,连孩子上保姆车都扒着窗户喊“路上小心”。
现在这些豪门娃,出门跟个移动保护罩似的,前呼后拥全是人。你看玥儿那利索短发,倒让人想起大S年轻时候的模样,可那微微驼着的背,哪像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分明是心里隔着层啥,离人远远的。
说白了,这事儿戳的就是豪门亲情的痛点——当爹当妈当奶奶的,总觉得砸钱就能把缺的那份爱填上。可孩子要的是啥?是你蹲下来跟他平视说话的耐心,是你记着他爱吃啥不爱吃啥的细心,是你哪怕再忙也能腾出两小时陪他玩的真心。你一年见不了几次,就算见面时拎再贵的礼物,说再多“宝贝想奶奶”的话,孩子心里那道坎儿,也不是几句漂亮话能迈过去的。
就像咱们普通人家的爷爷奶奶,哪怕住得近,每天接孙子放学,一块儿买菜做饭,孩子见了面都能扑怀里喊“奶奶”。为啥?因为人家陪在身边的时间在那摆着呢。可豪门里,孩子从小到大,生日可能是助理订的蛋糕,家长会可能是保姆代开的,连生病都是家庭医生上门——孩子习惯了没有父母奶奶在身边的日子,你突然凑过来要亲要抱,他能有啥反应?要么怯生生躲着,要么规规矩矩应着,就是不跟你掏心窝子。
那天吃饭我看视频,张兰拉着玥儿的手说“多吃点”,那丫头就机械地点头,筷子在盘子里戳来戳去,半天才夹起一筷子菜。你说她是不爱吃吗?未必。不过是平时没人陪她吃饭时唠这些,她连“奶奶做的菜好吃”这种话都没听过几次,自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有人说,豪门孩子本来就规矩多,内向点正常。可我想说,规矩是教出来的,亲近是处出来的。你看小区里那些普通家庭的孩子,见着爷爷奶奶就往怀里钻,追着要糖吃,那才叫亲。为啥?因为奶奶天天给他做好吃的,爷爷陪他爬树掏鸟窝,这些细碎的日常,早就把感情焐热乎了。
现在的问题是,好多家长总觉得“等我有空了”“等我忙完这阵”就能好好陪孩子,可孩子的成长就像坐公交,错过这站,下站可就赶不上了。你今天少陪他吃顿饭,明天少听他说句学校的事,时间久了,孩子心里那扇门就慢慢关上了——不是不想开,是不知道该怎么开了。
再说回玥儿,她才11岁啊,本该是蹦蹦跳跳黏着奶奶的年纪。可视频里她那僵硬的姿势,微驼的背,活像个被训练得规规矩矩的小大人。这哪是天生的内向?分明是被“缺少陪伴”的环境,硬生生逼成了这样。
咱们当父母的,总觉得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就是爱。可孩子要的“最好的爱”,从来都不是几千块的玩具、几万块的学费,而是你能蹲下来,摸着他的头说“今天在学校开心吗”,是你能在他做噩梦时拍着他的背说“别怕奶奶在”,是你能记住他每个小习惯,然后在他需要的时候,刚好出现。
说到底,豪门亲情和其他亲情没啥不一样。再大的房子,再贵的礼物,都比不过陪孩子吃顿热乎饭,听他说说心里话。你要是总拿“忙”当借口,那孩子跟你,自然就像视频里那样——一个拼命靠近,一个手足无措,最后只剩尴尬。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