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安部突发警报!我们所用的电子设备可能被远程控制,摄像头会被远程开启窃密 这话真不是危言耸听,现在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核心部件——芯片,好多都是外国造,咱自己做不到全管。全球供应链跑一圈,美国、韩国、台湾,谁知道哪一环被动了手脚? 先说个冷知识:你花大价钱买的进口手机,核心芯片可能自带 “暗锁”。国安部这次直接点名:境外产芯片风险大。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当年搞 “棱镜计划”,监听全球 100 多个国家,靠的就是在芯片里留后门。 更吓人的是,这后门比你想象的更隐蔽。2018 年,美国一家芯片巨头被曝在芯片里植入微型 “间谍模块”,能偷偷把数据传出去。 虽然公司喊冤说 “是误会”,但全球 IT 圈都炸了锅:谁知道还有多少没被发现的后门? 去年有个新闻,美国一智能家居公司服务器被黑,用户的摄像头视频满天飞,有人发现自己洗澡、换衣服的画面被传到了暗网,甚至被用来敲诈勒索。 更恶心的是,黑客还能远程控制你的智能音箱,突然播放恐怖音效吓你,或者模仿你的声音给家人打电话骗钱 —— 这些都不是段子,是真实发生的案例! 你想想:政府大楼的电脑用了带后门的芯片,开会时讨论国防部署,人家那边实时直播;银行系统用了境外芯片,用户的银行卡密码、转账记录,人家一键就能复制。 甚至连导弹发射系统、电网控制系统,只要核心芯片有后门,敌人就能远程瘫痪 ——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美国 NSA 当年监听默克尔,靠的就是手机芯片后门;2010 年震网病毒攻击伊朗核设施,也是通过芯片漏洞植入的。 芯片这东西,被誉为 “现代工业的明珠”,从设计到制造,涉及 5000 多道工序,一台光刻机就卖 1.2 亿美元,比航母还难造。 高端光刻机被荷兰 ASML 垄断,芯片设计软件被美国 Cadence、Synopsys 卡脖子,连生产芯片的原材料 “光刻胶”,全球 90% 产能都在日本手里。 美国制裁华为,断供麒麟芯片;打压中芯国际,禁止出口 14 纳米以下制造设备 —— 这哪是商业竞争? 不过,中国半导体产业在这场 “绞杀战” 中,虽然伤痕累累,但却越战越勇。华为海思在被制裁后,虽然高端芯片无法生产,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转向了成熟制程的显示驱动芯片和 AIoT 领域,在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领域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中芯国际也在努力突破技术封锁,虽然 10 纳米以下工艺受限,但他们在 28 纳米及以上成熟制程上不断优化,提高产能和良率。 中国政府也没闲着,一方面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推动国产替代。2023 年,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增长了 38%,北方华创等企业的设备已经进入全球前十。 虽然高端设备还依赖进口,但咱们在成熟制程设备上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反制措施也让美国尝到了苦头。 全球 69% 的稀土产量来自中国,美国的 F-35 战机、特斯拉电池等都离不开中国稀土。咱们一收紧出口,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立刻就 “心慌慌” 了。 现在国安部敲警钟,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国家安全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是 14 亿人的事!买手机、电脑优先选国产芯片机型,别觉得国产芯片性能差,现在麒麟 9010 玩原神都能满帧,日常用绝对够了! 手机、电脑一定要关 “未知来源安装”,别乱点不明链接;摄像头不用时贴个黑胶带(网上 5 块钱 100 片),麦克风孔插个防尘塞;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这些带联网功能的,尽量别放卧室,更别在它们面前说敏感话题 —— 你以为它在 “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