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如何向天空要生产?蓝鲸对话低空产业领军人物|聚焦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

蓝鲸新闻7月26日讯(编辑李梦琪)来自近300家参展商的前沿展品为何能够吸引众多专业观众与普通市民的目光?

从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高科技产品,到低空产业链、应用脸,再到地区蓬勃发展的低空产业生态建设,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让越来越多公众近距离感受到低空经济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低空经济正迸发出强大的创新活力。

在2025上海低空经济博览会现场,蓝鲸新闻对话天翎科CEO蒋彬、维新宇航总经理胡轶强、云路复合材料创始人朱永飞、建帆科技产品总监王建等企业负责人,了解低空产业发展最新动态与观点。

一、eVTOL飞行器如何改变城市出行?

天翎科CEO蒋彬表示,我们秉持着以终为始的设计理念,采用倾转涵道和混动增程的构型,在其看来,这种构型是目前能够解决当前电池技术制约,实现高性能飞行,并满足城市空中交通对安静和航程要求的一种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我们做了五年时间,历经4次风动实验室里有5架飞机一直在进行试飞,现在正在做全尺寸飞机下线组装的工作”。

对于产品未来的应用场景,蒋彬认为第一步是要替代传统的航空器,比如直升机、小飞机等,直升机成本高、噪音高,严重妨碍它大规模运行。天翎科旗舰产品INFLYNCL600凭借倾转涵道翼混动构型设计,能够实现更高安全性、更优的飞行性能、更低的运行噪音,满足更多运行环境要求。

沃兰特高级副总裁黄小飞在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大会上发言,表示从传统通用航空概念来看低空经济产业链很简单,上游是以制造为核心的制造链条,主要是由主机和供应商构成,下游以运营公司为核心,也就是传统所说的以通航公司为核心的运营链条,中间融资租赁,把飞机交给运营商,普遍的规律是50%-70%的飞机资产在租赁公司手里面。他认为向低空要生产里,这个赛道足够宽广,未来5年、10年、15年都可以看到低空产业稳健发展。

据了解,沃兰特航空携其首款产品天行Skylar(VE25-100)亮相此次博览会,并与泛太平洋有限责任公司(泰国)、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泰国泛太平洋向沃兰特采购500架天行eVTOL,订单金额达17.5亿美金,是中国eVTOL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采购订单。

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始终相信技术的价值在于融入生活。此次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现场,公布了旗下战略产品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全新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将“头等舱”体验带进低空,重塑eVTOL内饰设计的全新标杆。郭亮还在与云翊航空科技的签约仪式现场表示,期待能助力实现“飞行即生活”的低空新范式。

维新宇航此次展出的是公司旗下VECTOR5(1:4缩比机),这是全球首款专为医疗救援和搜索救援设计的大载重eVTOL飞行器,维新宇航总经理胡轶强告诉蓝鲸新闻,这款飞机的尺寸、质量都比较大,最大起飞重量能够达到3180kg。“选择大尺寸的原因是产品定位首先为医疗救援、紧急救援等,必须采用大尺寸才能容纳器械设备及病人。”

据了解,VECTOR5纯电版将于今年年底首飞。胡轶强告诉蓝鲸新闻三电技术对航空领域还相对较新,很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测试、科研经费投入、人员投入。据胡轶强介绍,由于电机结构相对简单、使用维护成本更低,,电动机的使用可以达到对标竞争的直升机价格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二、低空经济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云路复材此次在现场展示了三维编织智能装备和先进生产工艺在低空飞行器的应用,除了展示很多高性能复材结构件,还荣获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十大核心奖和空域应用开拓奖,引发行业关注。

云路复材创始人朱永飞告诉蓝鲸新闻,三维编织区别于传统生产工艺,在复合材料高性能、低成本、大规模智能制造方便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三维编织涉及很多因素,包括角度、密度、厚度等,这一系列操作背后需要有算法,我们的技术能够确保每一个部件编织出来的性能一致性很好。”

据朱永飞介绍,三维编织技术有三大显著优势:一是高度自动化,依靠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生产制造,使得生产方式从传统手工作业向智能制造转变;二是高性能,通过三维编织实现连续性纤维,使部件整体一致性很好,特别是在抗弯、抗扭、抗压、抗冲击等方面综合性能有着巨大提升;三是成本优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综合成本对比传统工艺大约会降低20%—30%。

朱永飞还告诉蓝鲸新闻,电动化为轻量化带来刚性需求,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轻量化对应的是续航能力的提升。云路复材目前在低空飞行器领域的应用实践分为两个方面,一部分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结构件,包括机翼、尾翼、起落架等,另外一部分是可以为客户提供飞行平台服务。

作为展会现场少有的新能源固态电池服务商,建帆科技展示的TG无人机教培专用系列固态电池新品吸引不少客户前来询问。据建帆科技产品总监王建介绍,他们公司于2019年首先提出固态电池锂离子的电池方案,这种电池比市场上的电池能量密度高30%。“这意味着在同样重量条件下,客户使用我们电池就会多出30%—50%以上的使用时长。”

王建进一步解释道,他们公司产品特性与无人机这种对重量要求非常敏感的行业非常适配,而且随着5年多的迭代发展,建帆科技已经将产品从280Wh/kg的能量密度提升到340Wh/kg。

在零部件领域,劲旋风打造的螺旋桨产品也十分受欢迎,据悉该公司自主研发的XF2-T螺旋桨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该公司也成为国内同类企业中首家“三证在手”的民营通航螺旋桨制造企业。

在软件层面,作为我国机载计算机与航空软件研制的核心机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在现场展示了从航电系统、飞控电子系统到飞行显示器、机载计算机、电子控制器,再到处理器模块、网络与接口模块等产品。此外,展会期间,计算所还发布“灵筹智算处理平台”新产品。该产品深度融合轻量化、低成本与强大算力,突破机载端实时智能处理瓶颈,为智能飞行器提供新一代计算核心,实现了“低空经济+AI”的创新融合,引发行业高度聚焦。

三、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促活经济发展

在本次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现场,公众可以一站式了解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如何带动地方经济生产活力,上海金山、上海青浦等均在现场展示了地区低空发展“新样本”。

其中,上海金山在近700平方米的空间里,展示了装备制造产业链、适航检测能力以及应用服务能力,装备制造产业链、适航检测能力以及应用服务能力。

据了解,近年来,金山区全力打造以华东无人机基地为主要承载区的低空经济特色产业,聚焦研发设计、总装制造、测试试飞、适航取证、场景应用等全产业链,深化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建设,积极构建产业生态。金山低空经济已从“谋篇布局”走向“集聚成势”,加速向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迈进。

此次上海青浦展区则汇聚了鹍峰航空(峰飞航空)、华测导航等近20家来自低空研发制造、关键配套、应用服务等领域的优质企业。

作为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重要承载区,青浦区聚焦低空智能制造、北斗终端设备等细分赛道,重点推进低空工业物流试点,同步拓展低空文旅、空中交通、应急消防等应用场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产业链条延伸与公共服务完善,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综合承载区。

据青浦区经委综合产业发展科科长王雁琦介绍,根据《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青浦区将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北斗导航等千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推动“北斗+低空”“信息+低空”的融合协同发展。应用场景方面,基于快递物流龙头企业集聚优势,青浦区重点推进低空工业物流试点,打造低空工业物流先行区:中通“全球鲜品小时达”无人机物流航线即将实现首飞。

低空经济正在重塑未来城市出行,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未来出行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