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记者爆料特朗普欲换乌帅,不到24小时,泽连斯基喊话普京求和谈 7月19日,美国资深记者西摩·赫什放出消息称,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在商讨是否要强制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下台,而接替泽连斯基的人很可能是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并且这一权力更迭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就会发生。 消息一出,泽连斯基团队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危机公关:不到24小时,这位总统就通过BBC向普京隔空喊话,声称“愿意与决定俄罗斯命运的人直接对话”,甚至暗示可以放弃部分领土主张。 而这场权力更迭的核心人物——扎卢日内,堪称乌克兰政坛的“影子总统”。这位被士兵们称为“铁将军”的前总司令,在2024年2月被泽连斯基解职时,支持率高达90%,远超总统本人的77%。 他与泽连斯基的矛盾堪称“将帅失和”的经典案例:前者主张收缩防线、保存实力,后者却坚持发动代价高昂的反攻;前者公开批评征兵腐败导致前线缺员,后者则指责他“干政”。 扎卢日内早在2023年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就直言战场陷入“消耗战僵局”,这与泽连斯基宣扬的“胜利在望”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裂痕被美国看在眼里——2024年赫什就曾爆料,五角大楼秘密评估扎卢日内“更适合领导乌克兰进入战后重建”。 如今特朗普团队旧事重提,显然是看中了他在军方的号召力和对俄务实态度。 泽连斯基的“闪电求和”堪称危机应对的典范。在赫什爆料的次日,他就通过BBC抛出“停火橄榄枝”,甚至罕见地承认“可以与普京直接对话”,这与他此前“俄军撤出所有领土”的强硬立场判若两人。 而这种180度大转弯的背后,是重重的现实压力:乌军在2025年5月对普京座机的无人机袭击失败后,俄军发起凌厉反攻,库尔斯克州等地的防线濒临崩溃。 美国对乌军事援助从2023年的400亿美元断崖式下跌,特朗普甚至放言“当选后24小时内停止军援”。 扎卢日内的支持者也在乌克兰议会发起弹劾动议,要求泽连斯基对“战场失利”负责。 这种内忧外患下,求和成了他唯一的“止损牌”——毕竟普京在2025年3月曾表示,愿与“真正代表乌克兰利益的领导人”谈判。 这场博弈的真正操盘手,其实是远在华盛顿的特朗普团队。他们的算盘打得很精:通过扶持扎卢日内,既能避免泽连斯基继续“狮子大开口”索要军援,又能为未来与俄罗斯谈判埋下伏笔。 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在2025年3月与泽连斯基的通话中,曾暗示“美国对乌克兰核电站的所有权可能是最佳保护”,这种“经济殖民”思维与扶持代理人政权的逻辑一脉相承。 而普京在赫什爆料后保持罕见的沉默,却在泽连斯基求和次日,通过俄杜马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茹拉夫廖夫放出话来:“泽连斯基的提议不过是做戏给西方看”。 这种“不接招”的策略,其实暗藏杀机——俄方深知,只要扎卢日内上位,乌克兰必然进入“军人执政”阶段,而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将从“去军事化”转向“扶持亲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