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30日深夜,几名武装党卫队军官来到刚刚接任德国元首的邓尼茨的办公大楼前。邓尼茨的卫兵拦下了其中6人,仅允许领头的那名军官单独去见邓尼茨。
1945年的春天,欧洲那边跟炸了锅似的,到处都是炮火连天,人们心里头那个慌啊。二战眼看就要收尾了,德国那边基本上是凉凉了。希特勒大哥在地堡里头一抹脖子,扔下个烂摊子,国家四分五裂,乱得跟炒豆儿似的。老话儿说得好,树倒猢狲散,这时候卡尔·邓尼茨就被希特勒点名了,让他当新老大,去收拾这烂摊子。1945年4月30号,那晚上柏林的街道静得瘆人。几辆黑得发亮的轿车跟做贼似的,悄悄溜到了一栋灰不溜秋的办公大楼前头。车门“嘭”一开,几个黑衣党卫队的大佬们嗖嗖下车,眼睛跟雷达似的扫来扫去。这楼啊,守得跟铁桶一样,卫兵们端着枪,瞪着眼珠子看谁都不顺眼。领头的军官往前迈了两步,掏出一张金光闪闪的特别通行证,扯着嗓子喊:“找咱新老大卡尔·邓尼茨!”要知道,邓尼茨这名儿在德国海军里,那可是响当当的。玩潜艇战术,他是一把好手,战场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海战玩得团团转。可谁承想,一不留神,他被推上了国家元首的宝座,嘿,这挑战可就大了去了。纳粹德国内部乱得跟一锅粥似的,各路神仙为了争权夺利那是打得不可开交。邓尼茨心里明镜似的,外头的敌人得防,家里头的背叛和阴谋更得提防。老话咋说的?“明枪易挡,暗箭难防”嘛!卫兵跟查户口似的,把证件看了个底朝天,还把人家几个人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最后只放了个领头的军官进去,剩下的六个哥们儿就被晾在了外头。这德国局势啊,变得比翻书还快,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蹦出个啥幺蛾子。新官上任的邓尼茨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这海军出身的家伙,现在最怕的就是党卫队那帮子人。
你瞧,前几天希特勒还拿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当宝呢,说是接班人。结果戈林这家伙不老实,想趁着局势乱,偷偷跟西线的英美勾搭,打算和谈。结果这事儿一传出去,希特勒立马火了,一脚就把戈林从继承人的宝座上踹了下来。到了4月29号,希特勒干脆立了遗嘱,点名道姓让邓尼茨当第三帝国的新老大。这消息一出来,德国高层那是炸了锅。
党卫队的大当家海因里希·希姆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这纳粹德国的二把手,心里一直惦记着那把最高的交椅。手里握着党卫队、警察这些硬茬子,而邓尼茨呢,不过是个在海军里有点威望的老将,在陆军和党卫队里根本没啥实权。希姆莱打死也不认希特勒的遗嘱,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抢班夺权了。邓尼茨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希姆莱那家伙野心大得很,怎么可能乖乖听自己的话。现在最重要的是得赶紧见见这位党卫队的老大,摸摸他的底。于是邓尼茨就主动给希姆莱发了邀请,说要聊聊权力交接的事儿。结果希姆莱这家伙一开始还各种找借口,直到邓尼茨亲自打电话过去,他才勉强答应。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大半夜的会面,可不仅仅是交接权力那么简单。
等希姆莱走进邓尼茨的办公室,俩纳粹大佬都明白,这可是关乎德国未来的大事儿。邓尼茨虽然是海军元帅,军事上没得挑,但玩政治这套,他还真是个新手。反观希姆莱,那可是政治场上的老油条了。这么多年,他一直掌握着纳粹德国最厉害的武装力量,党卫队和盖世太保都在他手里。他手上沾满了血,但也因此爬上了权力的巅峰。
面对这么个狡猾又危险的对手,邓尼茨知道自己得小心行事。他从抽屉里掏出一份电报,让副官当场念了出来。电报是希特勒的遗嘱,里面白纸黑字写着邓尼茨是新一任国家元首,全权负责德国的事儿。希姆莱一听,脸瞬间白了,显然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他这么多年的谋划,就这么打水漂了,野心和阴谋在希特勒的遗嘱面前,全成了笑话。副官一念完,啪地把电报往希姆莱眼前一推,那上面红得刺眼的签名和印章,明摆着是希特勒亲笔写的遗书。希姆莱一看,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脸色刷白。就前几天,他还觉得自个儿是帝国的接班人呢,现在一看,全是白日做梦!
“元首啊,您看能不能让我在新政府里混个一官半职的,我也好给帝国出把力嘛。党卫队和警察那帮子人,对稳住国家可重要了,我这老骨头还能派上用场。”希姆莱突然开了口,声音里带着点儿求人的味道。这曾经的纳粹党卫军老大,现在倒像是求人饶命的小弟。
可邓尼茨不吃他这一套。他直接说了,新政府可不想要希姆莱这么个捣蛋鬼。党卫队得归国家管,不能让他们成了私人武装,跟国家对着干。邓尼茨这话说得硬气,跟宣布新天新地似的。希姆莱一听,脸更绿了,心里明白,这回他是彻底没戏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