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中计了?美国先是解除了部分芯片设计软件的禁令,又允许向中国C919客机出口发动机,表面上看好像是美国服软了,其实可能就是为了稀土拼了,套路就是虚空造牌…… 美国在科技领域突然松口,解除芯片设计软件禁令并批准C919发动机出口,这是否隐藏着针对稀土的算盘?表面合作背后,是否又是新一轮博弈,让人不由猜测中国会不会再次落入圈套。 中美科技贸易摩擦从2018年起持续升级,美国通过出口管制清单限制中国获取高端半导体设备和技术,中国则通过稀土资源调控作为回应。2025年初,中国海关加强稀土出口管理,导致美国国防和电子产业供应链中断,库存仅剩几个月使用量。美国本土稀土开发虽有推动,但加工能力不足,许多矿石仍需运往中国提纯。4月,中国针对美国关税实施稀土出口限制,七种重稀土元素出口受控,全球市场价格波动加剧。美国企业库存告急,国防承包商生产线减速。5月,美国暂停对COMAC C919的发动机出口许可,通用电气停止LEAP-1C供应,影响中国商用飞机生产进度。同期,美国限制芯片设计软件出口,Siemens、Synopsys和Cadence等公司无法向中国销售EDA工具,半导体设计链条中断。中国稀土出口数据显示,对美稀土磁铁量一度锐减至46吨,企业转向国内高附加值应用。特朗普政府强调维护技术优势,但供应链压力迫使双方寻求对话。6月,中美贸易谈判推进,美国同意暂停非关税措施,中国相应调整稀土出口标准。这场摩擦源于技术主导权争夺,美国试图限制中国高端芯片和航空技术发展,中国利用稀土垄断地位反制,形成互有制约的局面。 2025年7月,美国商务部宣布解除对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允许Siemens、Synopsys和Cadence恢复向中国销售EDA软件。这项决定源于中美贸易协议,标志着短期缓和。EDA软件对半导体设计至关重要,中国企业此前依赖进口,禁令导致设计进度延误。美国商务部长表示,此举旨在平衡贸易,但实际与稀土谈判挂钩。中国稀土出口在协议后激增,对美稀土磁铁从上月46吨跃升至353吨,增长660%。美国企业迅速补充库存,国防和汽车产业恢复运转。同时,美国批准英伟达H20芯片销售中国市场,H20是针对出口管制的定制版,性能仅为高端H100的15%,计算功率大幅降低。中国企业采购H20作为过渡,但无法满足高端AI需求,英伟达警告库存有限,生产不会大规模重启。美国强调H20销售阻止华为AI芯片市场扩张,实际策略是用低端技术维持市场份额,避免中国完全转向本土替代。通用电气获准恢复向COMAC供应LEAP-1C发动机,用于C919客机。C919已完成首轮商业运营,国产率逐步提升,但发动机仍是瓶颈。美国暂停供应后,中国加速CJ-1000A研发,3月测试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起商用。这些松绑看似让步,实则针对中国稀土垄断。美国依赖中国稀土提纯链条,全球供应超过三分之二来自中国。4月出口限制后,美国推动本土矿业,但提纯技术落后,成本高企。贸易协议中,美国以技术换取稀土稳定供应,稀土出口量6月达3188吨,全球增长160%。中国海关数据显示,美国成为第二大目的地,仅次于德国。这套组合拳本质上是美国用短期技术利益博取资源控制,试图在稀土刚性依赖阶段施压。中国对芯片和发动机的依赖正转向自主,H20虽获售,但本土昇腾芯片优化加速,C919零部件国产率逐年上升。美国商务部承认,此策略防止中国技术突破,但忽略中国调控政策升级,引导稀土向高附加值领域倾斜。 中国没有放松警惕,继续推动科技自主。C919项目稳步前进,CJ-1000A发动机3月测试超出预期,高寒高原环境验证完成,计划年底安装验证,2026年起逐步取代进口。芯片领域,本土企业加速类ASML设备研发,中芯国际优化工艺,昇腾芯片攻克AI算力瓶颈。稀土管理政策严格,国家调控配额,2025年第一批矿采和冶炼配额延迟发布,但总量控制在高位,引导资源向国防和新能源倾斜。美国试图通过技术交换维持影响力,但中国供应链逐步独立,稀土出口虽激增,却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避免低端依赖。两国对抗聚焦科技自主权,美国希望锁定中国在中低端制造,中国通过攻关转化短板为优势。结果显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巩固位置,没有落入资源交换陷阱,而是利用协议窗口加速替代。华为逆袭经验证明,技术封锁反而刺激创新,中国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稀土成为杠杆,中国掌握全链条,从开采到应用,全球不可替代。美国本土开发虽投资增加,如MP Materials矿场扩产,但提纯依赖中国,短期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