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加盟快船背后的4个细节,有温情,有体谅,有共识! 1.签保罗前,弗兰克专门问过小卡和哈登的意见,这是尊重。 2.保罗也有其他的选择,但在发表下赛季是最后一舞的言论后,选择快船,叶落归根,十分合理,满多温情! 3.快船在哈登降薪的情况下,用光中产特例签下了大洛和比尔,只剩360万奢侈税线以下的薪资空间,全部给了保罗,甚至不惜裁掉夏联一阵的米勒(但会双向合同签回米勒)! 4.保罗曾在快船当船长6年,搭档格里芬和小乔丹,创造了快船队史很多记录,这些记录将得以延续和刷新,尽管下赛季他将充当小角色,服从泰伦卢的安排,有些场次不出战。 快船这次签下保罗,确实整得挺体面。管理层问过核心球员意见,钱袋子抠得精光也把最后一块钱给到保罗,甚至对小年轻米勒也算留了条后路,故事讲得漂亮,“船长”回家这剧本听着就暖心。保罗自己呢,挑来挑去选了快船,想在家门口跳完这最后一支舞,情怀拉满,老球迷看了都得抹两滴泪。 但咱们剥开这层温情的糖衣,里头有些东西嚼起来味儿就不那么单纯了。保罗喊出“最后一舞”,意思明摆着是最后冲刺一把大的,奔着冠军去的。可到了快船,角色定位是啥? 板凳席上的老将,泰伦卢手里的一张备牌,甚至有些场次得西装革履坐边上看着。这可是克里斯·保罗,骨子里刻着竞争基因的控卫之神。让他接受这种近乎边缘化的角色,这份“体谅”里藏着多大的不甘?他那颗好胜心真能完全按下,甘愿当个纯粹的导师?就怕打着打着,那颗想掌控全场的心又跳出来,到时候更衣室那点“温情”够不够压住他的火气?这“最后一舞”的宏大叙事,会不会在冰冷的板凳席上早早落幕?想想上赛季在勇士,那格格不入的别扭劲儿,快船真能处理得更丝滑? 快船这边呢,把“尊重”挂在嘴边,签人前先问卡椒登,显得民主又专业。可这操作说到底,更像是在有限的牌局里打了个安全牌。保罗便宜啊,360万,比底薪高点有限,还是个自带经验包的老江湖。管理层这账算得门儿清:用最小的代价,赌一把老将的余热,顺带卖波情怀,安抚下球迷。裁掉表现不错的米勒再签双向,这操作本身就透着职业体育的冰冷算计。所谓的“温情”,在薪资规则和争冠压力面前,分量能有多重?本质上,这还是一个基于性价比的精明买卖,那些动人的故事,更像是打包出售的赠品。 保罗回归,空接之城的老粉丝当然嗨。那些尘封的队史纪录,由他自己来刷新或见证后辈打破,确实挺有象征意义。从曾经的绝对核心、船长,到如今可能的第三甚至第四后卫,这身份转变的幅度有点陡。快船需要他的经验,他的领导力,尤其是在哈登状态不稳或者需要控场的时候。但卢指导的轮换可不是吃素的,保罗得习惯从聚光灯中心退到舞台边缘,得习惯自己的油箱不再时刻加满。他能不能真正放下身段,接受这种定位?泰伦卢能不能用好这把双刃剑,既发挥他的智慧又不引发内部摩擦?这比单纯喊口号“回家”可复杂多了。 保罗回家,故事的开头很美。快船的操作,面子上也够光鲜。但竞技体育,尤其是争冠级别的较量,温情和体谅只是调味剂,成绩单才是硬通货。这出“最后一舞”的温情大戏,最终是演成老兵不死的励志传奇,还是英雄迟暮的无奈叹息,又或者因角色冲突中途散场?得看保罗那颗骄傲的心如何安放,看快船更衣室微妙的化学反应,看冷冰冰的胜负天平最终倾向哪边。那份签合同时的“共识”,在漫长的赛季和残酷的季后赛里,能经得起多少磨损?现在鼓掌还太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