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侏儒山的芦苇荡间,八十载风雨未曾磨灭那场军民协同的浴血荣光。六十个日夜的拉锯鏖战里,河湖港汊间激荡着抗敌御侮的呐喊,简陋武器与侵略者的精良装备碰撞出不屈的火花。当歼敌千余的捷报穿透硝烟,这片土地便永远镌刻下抗争的年轮。如今烽火已熄,芦荡深处的忠骨仍在低语当年的壮烈,万里山河间回荡的思念,正因那份滚烫的赤诚从未冷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从这场战役中汲取党性滋养,让伟大抗战精神化作砥砺初心的“磨刀石”,在时代的考验中永葆锋芒。
从军民联防的战斗奇迹中,读懂“江山就是人民”的执政根基。侏儒山战役期间,当地百姓执篙作向导、披星传密报,百余个湖汊间的渔船连成浮动的生命线,用渔家儿女的智慧搭起“水上补给网”,共同托举起“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这深刻印证:人民群众永远是党最坚实的依靠力量。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厚植为民情怀,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落到实处,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军民同心的红色传统在为人民服务中焕发新活力。
从逆境突围的斗争历程中,淬炼“敢于斗争”的政治品格。面对日军的“铁壁合围”,新四军将士在零下低温中潜伏芦苇荡,以刺刀劈开雪野防线,用血肉之躯撕开突围缺口。这种不畏强敌、向死而生的斗争精神,正是共产党人应有的风骨。当前,面对改革发展中的“娄山关”“腊子口”,党员干部更是必须传承这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战斗意志,在重大任务攻坚中勇挑重担,在矛盾纠纷化解中迎难而上,把斗争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从赤胆忠诚的精神谱系中,筑牢“对党忠诚”的信仰之基。战役中,多名共产党员组成“敢死队”,在火网中炸开日军碉堡,用生命践行了“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他们留下的泛黄入党志愿书里,“永不叛党”的字迹仍力透纸背。新时代党员要以革命先烈为镜,把对党忠诚落实到严守政治纪律、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上,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铸入灵魂。
侏儒山战役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那面插在碉堡残骸上的红旗,永远飘扬在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作为新时代的追梦者,我们要把战役中凝结的军民同心、敢于斗争、绝对忠诚等精神特质,转化为“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让抗战精神在党性锤炼中历久弥坚,让红色血脉在奋进征程中代代相传,以实际行动答好新时代的“初心考卷”。
通讯员:谢宸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