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女八路在老乡家养病,不料,被贪心的邻居给出卖了,很快,日军包围了老乡家,可他们向女八路喊话时,屋里回应的却是男人的声音,日军狠狠地抽了邻居一巴掌,问道:“不是女八路吗?怎么变成男的了?”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1941年秋,山东乐陵县六天务村的夜晚格外安静。二十三岁的王金英躺在王宝山家的土炕上,左肩的枪伤还在隐隐作痛。三天前,她在执行联络任务时遭遇日军伏击,子弹穿透肩膀,鲜血染红了八路军的灰布军装。 作为八路军鲁中军区交通员,王金英这次携带的情报关系重大,日军即将对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的详细部署。这份情报必须尽快送达指定地点,但她的伤势让行动变得困难重重。 村里的闲汉王老五最近手头紧张,听说日军悬赏捉拿八路军伤员,他动了心思。趁着夜色,这个平日游手好闲的汉子悄悄摸到日军据点,向日军小队长告发了王金英的藏身之处。 凌晨时分,急促的军靴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十几名日军和伪军端着刺刀冲进王宝山家的院子,王老五在前面带路,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 屋里传出的却不是女人的声音,而是一个男人有气无力的咳嗽声。日军小队长推门而入,看到炕上躺着一个面容憔悴的青年男子,脸色蜡黄,正艰难地坐起身来。 “太君,这是我家的长工,前些天得了急病,一直在这里养着。”王宝山战战兢兢地解释道。炕边站着的张铁柱用天津口音说着半生不熟的日语,指着“病人”比划着什么。 日军小队长狐疑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男人”。剪短的头发,涂抹了锅底灰的脸庞,确实看不出女人的痕迹。他命令士兵搜查房间,翻遍了每个角落,连床下的草垛都戳了个遍,却没有发现任何女八路的踪影。 王老五急得直跺脚,坚持说前天晚上确实看到一个女人进了这个院子。日军小队长恼怒地一巴掌抽在他脸上,骂他撒谎骗取赏金。最终,搜查无果的日军只能悻悻离去,临走时还踢翻了院子里的水缸。 在王老五去告密的同时,村里的地下党员已经得到消息。张铁柱连夜赶来,和王宝山一家制定了这个掩人耳目的计划。他们重新包扎了王金英的伤口,剪短她的头发,在脸上抹了灰土,还找来男人的衣服给她换上。 为了防止日军再次突袭,他们决定立即转移王金英。当天夜里,村民们在后院挖了一个临时地窖,上面用稻草和驴粪掩盖。王金英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躲藏了整整两天。 第三天黄昏,一支特殊的队伍从村里出发了。几个村民抬着一口薄皮棺材,后面跟着披麻戴孝的“孝子”。这个“孝子”正是乔装改扮的王金英,她佝偻着身子,用破布遮住大半张脸,混在送葬队伍里。 队伍哭哭啼啼地走出村庄,沿着山路向北进发。在距离村子十里外的一片松林里,早已等候的八路军武工队接应了他们,王金英终于脱险,那份重要情报也及时送达了目的地。 出卖同胞的王老五并没有得到好下场,日军发现被骗后,不仅没给他赏金,还打断了他的一条腿。从此这个汉奸只能拄着拐杖,在村里四处乞讨。抗战胜利前夕,在村民大会上,王老五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王金英凭借这份情报,帮助根据地提前做好了反扫荡准备,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网友热评: “为了赏金出卖自己人,结果被鬼子抽耳光,活该!最后被公审枪毙大快人心!” “模仿关东腔忽悠日军,还能组织假出殡,这心理素质绝了!放现在绝对是特种兵苗子。” “王宝山全家冒死掩护,连驴粪堆都利用上了,这才是真正的军民鱼水情!” 它戳中了中国人的两大情怀,对汉奸的痛恨和对草根智慧的敬佩。女八路王金英的冷静、张铁柱的急智、老乡的忠义,对比王老五的猥琐,简直是抗日版的“人性对照实验”。 “如果穿越回1941年,你敢像王宝山一家这样冒险救八路军吗?” (评论区已吵翻:有人说“必须救”,也有人坦白“可能怂”……你怎么选?) (主要信源:《山东抗日根据地志》;山东省档案馆藏《渤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