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廖静文说“我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徐悲鸿是如此杰出的一个人物,遇见他,陪伴他,为

廖静文说“我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徐悲鸿是如此杰出的一个人物,遇见他,陪伴他,为他生下两个孩子,这对平凡的我来说真是意外的幸运。” 蒋碧微认为“我从十八岁跟徐悲鸿浪迹天涯海角,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但不曾得到他一点照顾。 反而受到无穷的痛苦和厄难。” 而廖静文则认为,蒋碧薇抛弃了徐悲鸿,选择成为她的情妇。 导致徐悲鸿就连扣子掉了,衣服开线了都得自己补。 廖静文本是出生于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于1942年才初次见到徐悲鸿,在她的印象中,徐悲鸿是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 自己何其有幸,能够与徐悲鸿有一段缘分,但二人的恋爱开始后不久,蒋碧薇就出来阻止。 她给廖静文的父亲写信,称廖静文对自己丈夫纠缠不休,在破坏他们的家庭。 廖静文父亲本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读书人,廖静文的姐姐也正在贵阳读大学,一家人都老实本分,在收到蒋碧薇的信后吓坏了。 让廖静文立刻离开徐悲鸿,不要再惹是生非,让这一桩桃色这事情闹得人尽皆知。 徐悲鸿于此时站出来,给了廖静文可靠的支持,他于1944年2月9日在报纸上发表声明。 称“徐悲鸿与蒋碧薇女士因意志不合,断绝同居关系……此后悲鸿一切,与蒋女士毫不相涉。兹恐社会未尽深知,特此声明。” 一年后,22岁的廖静文嫁给了50岁的徐悲鸿,成了他最后的一位妻子。与蒋碧薇的法国之恋已成陈年往事,与孙多慈的师生之恋也已画上休止符。 与廖静文的恋爱却刚刚开始。 二人的夫妻生活,其实一开始也是背负了债务的,蒋碧薇以情债为由,向徐悲鸿索要100万元现金,40幅古画,以及徐悲鸿本人的100幅作品。 还要徐悲鸿将每月一半的收入交给他,美其名曰抚养费。 他们二人仅是同居并非正式婚约,但徐悲鸿还是答应了下来。 蒋碧薇的得理不饶人,而徐悲鸿的深情体贴于此时显露无疑。 不久后,画作快要完成之时,蒋碧薇又变本加厉,“先前支付的20万元已经花完了。”又向徐悲鸿索要一百万,一百幅画,每月还要多2万元的抚养费。 索要金钱的丑陋嘴脸于此时显露无疑。 徐悲鸿为了偿还这一份债务,开始昼夜不休的画画,因为喜欢站着做画,所以没过多久,高血压和肾炎病发作,病危住了院,廖静文躺在地板上照顾了他整整4个月,才得以出院。 徐静斐回忆,自己在得知父亲患高血压和慢性肾炎病危,住进高滩岩中央医院的消息后,便立刻前去探望。 他见到父亲的脸色是蜡黄而浮肿的,头发蓬乱,胡子也长时间没剃了。 此时他不再是知名画家,而是一位被病痛折磨的老人。 “那苍老的病容,使我真不敢相信,我父亲竟变成了这样。” 起初,徐静斐不理解继母躺在地板上。 他清楚的记得曾经徐悲鸿在嘉陵江北岸盘溪筹备中国美术学院时,自己在中大附中读书。 徐悲鸿经常去看望她,在得知中大附中缺乏经费,晚上自修课,只能点蜡烛时,就捐了十几幅画给学校,让学校装配电灯。 此举完全是为了教育,为了学生,但彼时的徐静斐却误以为父亲是阔绰的。后来才得知真相。 对于抚养费一事,他解释说“我给我父亲的信,还是我母亲逼着写的,是她以女儿学习为借口,向我父亲再要些钱……” 徐静斐觉得母亲蒋碧薇的回忆录中,有诸多不符合史实的地方。他一度想要指出。 然而因为父亲徐悲鸿的事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众人提到他时,率先谈论的并非画作,而是他的情史。 所以徐静斐才终止了写文的打算。 徐静斐这一位1929年11月出生的小女孩,人生到底是跌宕起伏的。父母婚姻的悲剧,母亲与张道藩的情事,都让她感到痛苦。 “我看不惯我母亲与张道藩。把我带大的保姆同弟哭着安慰我,坐在我身旁守着。等她走开,我还是感到绝望……” 徐悲鸿首次得脑溢血时,徐静斐尚在安徽,在接到廖静文的电报后,立刻请假火速赶往北京。 在到达中央人民医院时,看到自己的兄长,以及徐悲鸿的学生们都到场了,周总理还亲自指示医院尽力抢救,给徐悲鸿用最好的药物。 徐悲鸿苏醒后第一件事,便是着急的问徐静斐“医院抢救花了多少钱?” 徐静斐这医疗费用都是报销的。 徐悲鸿却皱起了眉头“必须知道用了国家多少钱,你到住院处去结算,把钱给付上。”徐静斐含泪点头。 在1953年,这一位现代绘画巨匠,现代中国绘画之父徐悲鸿,彻底告别了这个世界。 但身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先驱,影响深远的一代巨匠,他将永远功垂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