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不值一提,当权时满脑子就是美国人指令,压根不敢谈统一!”金灿荣教授一句话,扯下马英九遮羞布,难怪他会说出统一要尊重台胞意愿这种话…… 6月26日,在敦煌研究院的一场文化活动上,马英九又一次开口了。这次他不是讲历史、讲两岸和平,而是端出一套所谓“和平民主统一论”。 现场他脱稿发言,说统一必须两个前提:一个是“和平”,另一个是“民主”。 这话听起来挺温和,但细看你就发现马英九的算盘打得明明白白:用“尊重台湾民意”来卡统一的节奏,拖字当头,拖得越久越好。 金灿荣教授的评论一针见血,他说这种说法本质上是假统一。看上去像在呼吁和平,其实是把2300万人所谓的“民意”摆在了国家主权之上。 这不是民主,这是掩盖拒统的遮羞布。而金教授这句话,也直接揭了马英九的底。 马英九说这番话时还自称是“即兴发挥”,但熟悉他的人都清楚,他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老剧本重演。马英九在执政那八年里,就一直在玩这个套路。 从2008年到2016年,马英九一手推动所谓的“三不政策”——不统、不独、不武。说白了,就是维持现状,能拖一天是一天。 统一的事不能谈,更不能做。他嘴上讲“九二共识”,但只讲“一中各表”,就是各说各话——你说你的一中,我说我的台湾。 对主权归属,他从不触碰。而大陆早就明确指出,“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不是什么“各表”。 金灿荣直接点破,马英九骨子里就是个“暗独分子”。他不吵不闹,但也绝不配合统一大局。 关键是他的政策思路完全是照着美国的剧本走的。在金教授看来,马英九受的是美国教育,听的是美国指令,哪儿敢真谈统一? 美国不点头,他连个字都不敢多说。执政八年,该做的事一件没做,反而让岛内的统派越来越边缘化。 马英九现在这一套“和平民主统一”的说辞,看似温和,实则危险。 因为一旦给了这套逻辑空间,那“台独”分子就有了话柄:一边说要民主,一边把国家统一无限期挂起。 如果真让地方“民意”决定国家主权,那国际法还要不要?《开罗宣言》《反分裂国家法》都白签了? 金教授说得没错,这种逻辑要是成立,那全世界早就乱套了。 国台办当天就回应了,宋涛主任说得很清楚:台湾的未来不是2300万人说了算,而是14亿中国人民共同决定。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国家法律和历史事实的底线。 看清楚这背后的政治操作,再看看岛内目前的局势就更清楚了。 民进党赖清德当局上台以后,直接把大陆列为“境外敌对势力”,还推出了“17条”政策,硬生生把两岸官方沟通渠道给堵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马英九跳出来讲“统一要尊重台胞意愿”,不是帮忙,而是添乱。他这话听起来像是中立,其实就是在给“独派”打掩护。 国民党内部也没好到哪去。不管是谁站出来,统一两个字就是绕着走。马英九虽然已经卸任,但他代表的那股“以拖待变”的思维还在延续。 不想得罪美国,不敢得罪民进党,只能靠模糊的“和平”来糊弄选民。 但大陆的态度从来没变,该让利的让利,该沟通的沟通。每年通过ECFA等机制对台让利金额超过千亿美元,诚意摆在那里。 但底线也写得清清楚楚:《反分裂国家法》三条红线不容触碰。一旦“台独”彻底撕破脸,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被彻底堵死,那就不是经济牌能解决的问题了。 马英九当年不敢碰统一,现在又搬出一套“民主说法”想继续拖,完全是政治投机。他口口声声说要“和平”,却从不谈“如何统一”,这就是最明显的态度。 但统一是大势所趋,时间越往后走,大陆的优势就越压倒性。因为国家主权从来不是谈出来的,更不是靠谁“愿不愿意”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