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瑟瑟发抖,想着美国撑腰抓个中国人,没想到中国直接对两个违法的美国人限制离境,意大利人是不是有点害怕了,好好想想算算吧!
2025年7月3日,上海积塔半导体的IT工程师徐泽伟带着新婚妻子去意大利度蜜月,却被意大利警察以美国发出的通缉令为由带走,罪名是涉嫌加入黑客团体窃取新冠疫苗数据。
但美国的说法明显站不住脚:徐泽伟的手机早在2020年就丢过,所谓的电子邮箱证据只是些模糊的往来信息,而且他所在的公司根本不涉及美国关键领域。
这边意大利刚帮美国干了“打手”,那边中国立刻来了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三天后,美国富国银行董事总经理茅晨月在中国突然被限制出境,理由是她设计的跨境资金流动方案涉嫌绕过外汇监管,涉及每年210亿人民币的资金流转。
这位帮助中国企业节省30%融资成本的“金融高手”,估计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中美角力的牺牲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说得清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在中国境内触犯法规,就得接受审查。”
这一招“对等回应”直接让意大利和美国都措手不及。
这种应对方式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2018年加拿大应美国要求扣押华为高管孟晚舟,中国随即拘捕了两名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加拿大公民康明凯和迈克尔。
这场拉锯持续了近三年,最后美国不得不撤回引渡请求,孟晚舟顺利回国。
现在意大利又想重演加拿大的老路,中国自然不会纵容。
徐泽伟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立即约谈意大利驻华大使,要求马上释放他,并明确表示“任何损害中国公民利益的行为都会付出代价”。
意大利这次为何敢蹚这趟浑水?
说白了还是美国在背后撑腰。
近年来美国推行“长臂管辖”,动不动就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中国企业下手。
从华为、中兴到TikTok、大疆,哪家中国科技企业没被美国折腾过?
但这次美国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决心。
中国不再是当年的法国——2013年美国逮捕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法国政府只能眼睁睁看着企业被美国通用电气收购。
如今中国不仅有能力反制,还有法律武器。
2025年3月实施的《反外国制裁法》明确规定,对那些滥用“长臂管辖”的国家,中国可以采取对等限制措施。
茅晨月被限制出境,正是这部法律的实际应用。
意大利人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作为欧盟成员国,意大利原本想在中美之间“两头讨好”,既想靠美国保障安全,又想赚中国的钱。
可现实很残酷:2024年中意双边贸易额达到725.43亿美元,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米凯莱?杰拉奇早就警告过:“美国对华加税只会反伤自身经济,意大利企业跟着美国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果然如此,徐泽伟事件后,美国富国银行立刻暂停了所有员工赴华出差,其他美企也开始观望。
意大利的汽车、奢侈品、机械制造等行业都依赖中国市场,要是因为这事得罪了中国,那损失可就大了。
更让意大利尴尬的是,美国所谓的“证据”根本经不起推敲。
徐泽伟堂堂正正来意大利旅游,一点都不像躲躲闪闪的黑客。
他的律师当庭指出,美国指控的黑客组织“Hafnium”活动时间,徐泽伟正在中国正常上班,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反观茅晨月的案件,她设计的跨境资金流动方案虽然复杂,但确实帮助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中国监管部门调查她,完全是依法进行,和政治无关。
意大利70%的能源依赖进口,中国是其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设备供应国;意大利的橄榄油、红酒、皮鞋要靠中国市场消化,中国游客更是意大利旅游业的“大客户”。
要是因为一个无凭无据的案子搞僵关系,意大利的中小企业第一个不答应。
这场风波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和中国打交道,得讲道理、守规矩。
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当年孟晚舟事件让加拿大损失了至少100亿加元的对华贸易额,现在意大利要是再犯同样的错误,代价只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