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即将全面兵变,进军基辅?”
当地时间 2025 年 7 月 24 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局长瓦西里?马柳克中将发出严重警告,乌克兰调查局针对国民卫队的大规模抓捕行动,已经对前线官兵造成巨大冲击。
这场震动乌军体系的事件,始于今年 5 月对 6 名国民卫队后勤军官的撤职搜查,其中包括后勤部门主管兼国民卫队副司令亚历山大?比卢斯准将。
而随着 7 月 24 日最新一轮抓捕行动展开,至少 6 名国民卫队高级军官被查,局势正在朝着失控边缘滑落。
此次清洗行动的导火索,是乌克兰调查局以 “涉嫌腐败” 为由,对国民卫队后勤系统展开突袭。
被抓的比卢斯准将不仅是前线高级将领,更是参与过多次关键战役的 “战争英雄”。
这种 “自断臂膀” 的操作,直接导致国民卫队内部人心惶惶。
据接近乌军的消息源透露,至少 50% 的国民卫队官兵已公开表达不满,部分部队甚至拒绝执行上级命令,以沉默对抗当局的高压手段。
自 7 月 22 日泽连斯基签署限制反腐机构权力的法案后,基辅、哈尔科夫等主要城市连续三日爆发大规模示威。
抗议者不仅包括普通民众,更有前线轮换士兵加入,他们举着 “停止清洗军队”“还我反腐独立” 的标语,在总统府前彻夜静坐。
这种 “军民联动” 的抗议阵势,创下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先例。
国民卫队的异动与街头抗议形成共振,让乌克兰当局陷入双线作战的困境。
内务部部长克利缅科不得不连夜走访多个国民卫队营地,试图安抚军心。
但此举收效甚微,部分士兵直接质问:“我们在前线卖命,后方却在清洗战友,这仗到底为谁而打?”
更有匿名军官向媒体透露,已有部队私下讨论 “效仿普里戈津”,以 “清君侧” 名义进军基辅。
值得关注的是,国民卫队的特殊构成加剧了风险。
作为乌克兰内务部下辖的 20 万兵力,其成员不仅包括本土军人,还包含大量外国雇佣兵。
2024 年泽连斯基签署的法令,允许外国人在国民卫队服役,这虽然补充了兵力,却也埋下隐患。
这些外籍士兵对乌克兰忠诚度有限,一旦局势失控,极可能成为墙头草。
面对内忧外患,泽连斯基政府的应对显得捉襟见肘。
一方面,其试图通过清洗异己巩固权力,却激化了军队与民众的对立;另一方面,西方援助的实质性断供,让乌军失去外部输血。
德国总理朔尔茨日前坦言:“欧洲无法复制美国的军工产能。”
而特朗普政府暂停对乌军援的决定,更让乌克兰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当反腐沦为政治斗争工具,当士兵用生命捍卫的政权却在清算他们的袍泽,当民众用选票支持的政府却在践踏民主底线,乌克兰的 “民主卫士” 人设正在崩塌。
正如一名抗议者在基辅街头举的标语:“我们不要一个靠谎言维系的国家。”
如今的乌克兰,犹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国民卫队的枪口、街头抗议的标语、前线倒戈的士兵,共同构成了一幅末日景象。
当泽连斯基在办公室签署一项项法令时,他或许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亲手点燃那根引向火药桶的导火索。
而这场危机的最终走向,不仅关乎乌克兰的命运,更将深刻影响整个东欧的地缘格局。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夏天,“乌克兰版西贡时刻” 或许已不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