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强烈抗议,DeepSeek已被屏蔽,动手的不是美国,60国签字拍板。 中国AI新秀DeepSeek被60多个国家联手“拉黑”,这事儿闹得挺大。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次不是美国带头搞事,反而是一些平时不怎么出头的国家先动了手。这一波操作,立马把DeepSeek推上了风口浪尖。 DeepSeek这两年混得可不赖,做AI模型做得风生水起,在语言理解、图像识别这些领域都挺拿得出手,很多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在用,效率提升了,成本也降下来了。 不少创业公司还靠它开发了智能产品,抢到了市场先机,算是AI圈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可正当大家以为它要一飞冲天的时候,从年初开始,风向就变了。 一开始是意大利出招,说DeepSeek涉及数据安全,直接下架应用、政府禁用,接着荷兰也跟进,韩国暂停下载,澳大利亚、新西兰也陆续禁止使用。 最近连德国也加入了,数据保护官员点名要求苹果和谷歌在德国区下架DeepSeek,理由还是“涉嫌把用户数据传到中国”。 短短几个月,DeepSeek在海外市场接连“受挫”,被贴上了“数据不安全”的标签,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 面对这些指控,中方当然不认,明确表示中国一向非常重视数据隐私保护,也从不要求企业违法收集用户信息。 DeepSeek团队也赶紧表态,自己全程合规,还主动公开了部分数据处理流程,想消除外界疑虑。 但问题是,该封还是封,该禁还是禁。 很多人都看明白了——所谓“数据安全”的说辞,可能只是表面理由。真正让人忌惮的,是DeepSeek的快速崛起,让一些国家感到了威胁。 过去AI领域都是欧美唱主角,现在突然杀出个来自中国的黑马,性能强、成本低,还不用靠留洋背景,这对传统技术霸主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人家用的是中国本土培养的技术人才,就把产品做到国际领先,这确实打破了“核心技术只能出现在硅谷”的旧认知。 在这个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年代,有些国家不愿在技术上公平比拼,反而选择用封杀、打压这些方式来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DeepSeek的遭遇,其实就是中国科技企业走向国际所必须面对的现实。 不仅要拼技术、拼产品,还要应付国际政治风波和各种“设卡”。 这事儿虽然有些让人窝火,但也说明一点:中国科技真的在被“看到”了。 而被看见,本身就是实力的一种证明。 信源: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