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撑腰失败!
小马科斯访美途中获悉噩耗:中方在仙娥礁动手了就在小马科斯飞往华盛顿途中,中方海警5306“东安”舰已悄悄来到仙娥礁附近,为海洋科考船提供保护。
这片位于北纬9度25分、东经115度26分的礁盘,距离仁爱礁非常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控制着关键的航线。
南海是全球航运的重要通道,每天都有大量船只经过这里,仙娥礁的位置让它在掌控航道和确保航行安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其实,中国对仙娥礁的主权是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的。
早在几十年前,中国渔民就在这片海域活动,对这里的环境非常熟悉。
1935年,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就给它取名叫亚利斯亚安尼礁,1947年改成了仙娥礁,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确定它的标准名称为仙娥礁。
历史上,中国多次对南海诸岛进行科学考察,1987年,中国南沙综合科考队就曾登上仙娥礁,设立考察标志,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对这里的主权。
这些年,菲律宾在南海频繁搞动作,多次试图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
2024年,菲律宾海警船非法滞留在中国仙宾礁(即仙娥礁)长达近五个月,期间中方海警依法对其进行了管控,菲律宾多次企图强行补给都以失败告终。
在这段时间里,中方还发布了《仙宾礁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和纪录片《假如仙宾礁会说话》,用科学数据和真实画面有力地驳斥了菲律宾编造的所谓中国破坏仙宾礁珊瑚礁的谎言。
最终,菲律宾海警船因为食物和饮用水耗尽,加上中方的坚决管控,不得不离开。
到了2025年,小马科斯打着“联美抗中”的主意,再次踏上访美的路。
他以为只要向美国示好,就能得到更多支持,甚至幻想美国能在军事上给他撑腰。
,现实却让他大失所望。
就在他飞往华盛顿的途中,中方海警5306“东安”舰已悄然抵达仙娥礁附近,为海洋科考船提供保护。
这一举动再次表明,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不容挑战,任何试图挑衅的行为都是徒劳的。
小马科斯这次访美,原本是想在贸易和安全等问题上与美国达成一些协议。
他在访美前频繁在南海搞动作,甚至向美军开放巴拉望岛乌卢甘湾的海军基地,该基地距离仁爱礁只有257公里,就是想向美国表忠心,争取美方对《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强化承诺。
但他没想到的是,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坚定。
特朗普在会谈中虽然提到会遵守《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但也表示“不介意菲律宾与中国交好”,还举例说“磁铁(稀土磁体)正在以创纪录的数量从中国运来”。
这让小马科斯很尴尬,他原本指望美国能在南海问题上帮他出头,但美国显然更看重与中国的关系。
更让小马科斯头疼的是,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对菲律宾也不留情面。
特朗普之前威胁称,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将在8月1日起对菲律宾商品征收20%的关税。
小马科斯此行原本想通过加强与美国的安全合作换取贸易上的好处,但美国不愿把贸易和安全问题捆绑在一起,这让他的计划落空了。
中方在仙娥礁的行动,不仅仅是对菲律宾挑衅的回应,更是对美国在南海“站队”的有力反击。
长期以来,美国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频繁派军舰军机到南海进行侦察、演习,公然闯入中国领海领空,试图制造紧张局势。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是无可争议的,中方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但也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从战略角度看,中方在仙娥礁的行动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南海的实际存在。
仙娥礁与美济礁、仁爱礁等岛礁相邻,中方对仙娥礁的有效管理,有助于形成对南海关键航道的监控,保障中国的能源运输和贸易安全。
同时,这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有能力、有决心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都不可能得逞。
对菲律宾来说,小马科斯的“靠外闹海”策略显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行为不仅没有获得美国的实质性支持,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地缘局面。
菲律宾国内对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小马科斯的政治地位也因此受到冲击。
如果菲律宾继续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抗,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进一步损害自身利益。
中方在仙娥礁的行动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正当之举,也是对外部势力干涉南海事务的有力回应。
小马科斯试图通过“联美抗中”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但最终发现美国并不可靠,而中国在南海的立场坚定且不可动摇。
未来,中国将继续依法在南海开展维权执法活动,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同时也将继续与东盟国家一道,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
对于菲律宾来说,与其依赖外部势力,不如回到对话协商的轨道上来,这才是解决南海争议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