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国为什么可以向全世界发起关税战?   因为美国手里攥着两张王牌:一个是全球最大

美国为什么可以向全世界发起关税战?   因为美国手里攥着两张王牌: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另一个是把全世界绑在一块儿的美元体系。   全世界的企业都指着把东西卖给美国人赚钱,美国要是一翻脸加关税,那些国家的出口商就得抓耳挠腮——要么自己忍痛降价,要么眼巴巴看着订单飞了。   就像苹果公司,为了躲开高额关税,把部分生产线搬到印度,可最后还是得把30%到40%的成本转嫁到美国消费者头上。这种“刚需依赖”让美国在谈判桌上腰杆子硬得很,反正你不卖,自然有别人抢着卖,大不了换个供应商嘛。   再看美元体系,美元占了国际贸易结算的半壁江山,美国要是想整谁,不光能加关税,还能掐断人家的国际支付通道,比如把某个国家踢出SWIFT系统。   这招儿狠在哪?就好比你去超市买东西,突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冻结了,兜里的现金还花不出去,那滋味得多难受?伊朗、俄罗斯就吃过这苦头。有了美元当武器,美国的关税战就像带了把“双响炮”,经济制裁和金融打击一块儿上,任谁都得掂量掂量后果。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有14亿人,GDP都排世界第二了,消费规模咋还比不上美国呢?   首先,中国人花钱的习惯跟美国人不一样。咱老祖宗传下来的观念就是“手头有粮,心里不慌”,买房、教育、养老样样都得存钱备着。   就拿买房来说,中国居民花在房子上的钱,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比其他国家高出一大截,这部分钱要是拿去买东西,消费市场早炸开锅了。再加上社保体系还在慢慢完善,很多人不敢放开手脚花钱,就怕哪天生病或者失业了没钱兜底。   再往深了说,钱袋子怎么分也影响着消费。美国的消费主力是中产阶级,人家收入稳定,敢借钱消费。可咱中国呢,高收入人群有钱但消费意愿低,普通老百姓想花钱又受限于收入增长。   举个例子,美国企业给股东分红大方得很,老百姓手里的股票、基金能带来不少额外收入,可咱这儿财产性收入占比还不到10%,大部分人就指着工资过日子。这种结构就像水桶有块短板,水装不满,消费自然上不去。   还有个关键因素是产业结构。美国早过了靠制造业打天下的阶段,服务业占GDP的80%以上,吃喝玩乐、金融保险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撑起了消费大头。可中国呢,制造业还占着重要位置,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大多是卖给企业的,不像美国的消费市场直接对接老百姓。就拿汽车来说,美国路上跑的车一大半是家用,中国呢,商用车、工程车占了相当比例,这消费规模能一样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美国的关税战看着厉害,其实也有软肋。就像最近G7开会,连日本、德国这些盟友都开始嘀咕:你美国自己加关税就算了,凭啥拉着我们一块儿跟中国较劲?人家自己的车企、农民还指着中国市场吃饭呢。这说明美国的“朋友圈”也不是铁板一块,光靠吓唬人可没法长久。   再说了,中国这些年卯足劲儿搞内需,电商、直播带货、新能源汽车这些新玩意儿火得一塌糊涂,消费升级的势头挡都挡不住。说不定哪天,美国突然发现,自己手里的关税大棒,砸下去震得自己手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