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驱逐出境!北京,一女子坐地铁,见没人给她孩子让座,瞬间就急了,还说她自己一直在美国生活,在美国根本就不会这样,谁料,惹众怒后还气急败坏指责周围乘客,说:“跟你有什么关系,你算老几”! 林子大了真是什么鸟都有,去一趟美国就自认为连美国的空气都是香的,一回到国内就开始端起碗吃饭,放下碗又开始骂娘了,北京地铁早高峰就就出现一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的海归。 北京早高峰的地铁,人挤人是常态,有没有座位全凭运气。这天,一位女子带着孩子挤上车,车厢里自然是座无虚席。多数人对此早已习惯,扶稳站好就是。 可这位女子显然不这么想。她先是和孩子中英双语夹杂着对话,随即话锋一转,对着孩子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说:“这里是中国,没有人给人让座,你得适应这个环境。” 一句话,让原本嘈杂的车厢瞬间安静了几分。乘客们听着这夹枪带棒的言论,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她似乎嫌火药味不够浓,又补了一句,在美国绝不会这样。终于,有乘客忍不住回了一句,这一回,让女子彻底忍不住。 她理直气壮地宣称,旁人不给她的孩子让座是“素质问题”,并把自己的行为拔高到“素质教育”的层面,反复强调“我这根本就不是道德绑架,这是素质教育”。期间,她还不时用英语指责插话的乘客“没有素质”。 有人反问她,在美国的公共场合她也会这样大声说话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在美国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更荒唐的是,她竟指责说,美国人对华人的坏印象,就是被车厢里这些反驳她的孩子们“弄过去的”。这番颠倒黑白的逻辑,让在场的人一时不知该气还是该笑。 争执之中,一位男乘客对她说:“你要想让小孩坐着,自己买车不就行了。”这句话仿佛踩中了她的痛处,女子彻底失控。她指着对方的鼻子,从个人教养骂到对方的父母,质问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乘警闻声赶来试图调解,可女子的气焰反而更加嚣张。她一把推开上前劝阻的乘警,执意要冲向那名男乘客,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什么素质”。周围的乘客也纷纷劝阻,她便将矛头转向所有人,怒吼“跟你有什么关系”。 最终,一个年轻小伙子用一句“你不配当中国人,不跟你说话”,暂时终结了这场对峙。谁知,这反而让她情绪彻底爆燃。她拿出手机准备报警,嘴里飙着脏话,几乎把整个车厢的人都骂了一遍。 在她扭曲的逻辑里,自己和孩子讲话,别人无权插嘴,却从未想过,自己公开贬损国家和同胞的言论,早已越过了公共场合的底线,让座是情分,不是本分。用“素质教育”的名义强行索要,本质就是道德绑架。 这位女士自己成了最生动的反面教材,地铁是公共空间,最考验一个人的基本教养。当众喧哗、指责谩骂、推搡乘警,她的每一个行为,都在精准地展示何为“没素质”。 她口口声声标榜美国,踩低中国,似乎不这样就无法彰显自己的“优越感”。这种建立在贬低自己出身地之上的优越感,说白了,其实就是她自己内心自卑与漂泊感。真正的自信,从不需要靠吹嘘他国来装点门面。 她身在中国,心却在美国,可从她对美国地铁的想象来看,她大概率也并未真正融入那个她所向往的社会。一个对自己文化根源缺乏认同,又无法在别处扎根的人,精神上是失重的。 网络上,网友的愤怒几乎一边倒:“在国外混得不如意,回来找存在感了?”“她在纽约地铁怕是没见过那些直接躺在座椅上的流浪汉吧?” 打工人的不易,挤地铁,通勤一个小时,已经是很常见的,甚至,还有两个小时的,上班族们,不让座有不让座的理由,但是,作为孩子的母亲,不应该将这种小事情,上升到国人没有素质上。 信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