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的测评震惊了很多人,讨论非常多。
我觉得是个好事。
这些震惊中包括一部分前置的预设:很多人以为辅助驾驶今天已经能比较完善的解决非常多的问题。
还有很多人会觉得“根据数据,辅助驾驶比人类平均事故率低”。
我是不敢完全认可的。
因为人是很聪明的。人交给车去开的道路,常常是安全的、简单的、漫长的路,这段路统计起来很长,事故率低是环境因素,不一定是技术发达。
人会自己接管的路段,常常是相对困难复杂的。
所以拿简单路程的统计指标和综合的人类驾驶指标相比,本身并不公平。
我对辅助驾驶的措辞,这几年始终保持谨慎。
第一,它还不是买车要素的game changer,目前没有真正由于辅助驾驶作为主因把车卖好的。
特斯拉不是,华为系也不是。
这件事简单的用户调研不说明问题。用户会说的话语,很多时候是营销内容在壁球墙壁的反射。
社交媒体的ugc也不说明问题。ugc的用户内容一直都是1%的相对激进的革新派用户发言,试图代表所有人。
厂家也乐见这样的局面形成,显得氛围良好,气象更新。
媒体也喜欢这样的局面,因为这意味着有话题和流量:新的超低频率的低价值功能,比老的超高频率的高价值功能,更有媒体价值。
第二,从2017年开始开辅助驾驶车辆,到现在一直体验在提升,但始终还是辅助。从基础的辅助,变成了更好的辅助。
它还是辅助,我还是船长。
如果有一天真的能信任它开船,我会很期待。目前还没有看到这样的技术出现在民用私人车辆上。
我体验过的最放心的是Pony小马在广州南沙收费运营的无人出租车。但这车不是量产的,而是改装特制的,成本还很高。
第三,建议不要过度宣传辅助驾驶,是容易误导人,出事故,伤性命的。
我对辅助驾驶最期待最激动是在2017-2019年,也就是这个技术刚体验的时候。
人性就是这样,刚见到一个女人,你总觉得她特别好,命中注定,遐想无限。
其实大概率并不是这样。
第四,我很理解这种技术的局限性,但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在车里打开辅助驾驶,摸摸手机回复一下微信看看消息。
这都是不对的。
但人性真的很容易被“触手可及的甜甜圈”诱惑,去做其实不对的事情。
这是包括辅助驾驶在内的很多现代数字技术的令人感叹的通病。
很多人都知道天天刷短视频,对身心并不好,但你今天又刷了多久呢?
白天忍不住刷剧,晚上忏悔要剁手,第二天一觉醒来,生活继续如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