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22年,45岁的林桂生与黄金荣离婚后,带着5万大洋,直接住进了小弟杜月笙的洋

1922年,45岁的林桂生与黄金荣离婚后,带着5万大洋,直接住进了小弟杜月笙的洋房:“姐姐以后只有你了。”杜月笙眼圈一红,心想:机会来了! 林桂生踏入西摩路杜公馆的那一刻,上海滩的秋风似乎都停滞了。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投靠,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交接仪式。 几年后,黄金荣的威望因露兰春的出走和一系列误判而一落千丈,被他视为小兄弟的杜月笙,则羽翼丰满,在法租界呼风唤雨,还将触角伸向了金融、实业乃至政治领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上海皇帝。 黄金荣的发迹,堪称一部草根逆袭史。他出身贫寒,在上海城隍庙的裱画店当过学徒。那个年代,想出人头地,要么读书科举,要么提刀混社会。 黄金荣不爱读书,却天生有股混不吝的劲儿。他看准了法租界招募华人巡捕的机会,凭着一身蛮力混了进去。 那时的巡捕房,就是个三教九流汇聚地。黄金荣脑子活络,深谙黑吃黑的门道。他一边结交地痞流氓当眼线,一边又利用这些人提供的线索去破案,甚至不惜自导自演失而复得的戏码来抬高自己的名声。 就这样,一个满脸麻子的黄麻皮,硬是爬到了华人督察长的位置,成了法租界里说一不二的人物。 但黄金荣的帝国,真正奠基的却是林桂生。林桂生可不是寻常女子,她是苏州城里开妓院的老板娘,见惯了风浪,手段和眼光都远超常人。 她看中了黄金荣身上的潜力,嫁给了他,还倾其所有,用自己的人脉和财力为他铺路。 黄公馆成了青帮大佬们的聚集地,黄金荣也从一个有职无权的巡捕,变成了广收门徒、势力庞大的青帮头目。可以说,黄金荣是台前的面子,而林桂生才是幕后的里子和脑子。 杜月笙的出现则是最大变数。这个从浦东高桥乡下来的孤儿,最初只是十六铺一个削梨卖水果的小伙计,人称水果月生。 他十四岁闯荡上海,拜了青帮通字辈的陈世昌为老头子,才算入了帮会的大门。经人介绍,他进了黄公馆当个杂役。 杜月笙跟黄金荣这种靠蛮力上位的流氓不同,他有心计,更会做人。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公馆里的每一个人,揣摩他们的脾气喜好。 他知道,黄公馆真正能拍板的,是那位身材不高、相貌平平却精明过人的桂生姐。有一次林桂生大病,杜月笙衣不解带地在床边伺候,端茶送水,无微不至。病好后,林桂生对他刮目相看,开始在黄金荣面前不断提携他。 杜月笙看准时机,向林桂生献策,组织了一支由亡命之徒组成的小八股党,用更狠的手段黑吃黑,硬生生地从大八股党口中抢下了一大块肥肉,为黄金荣赚得盆满钵满。 这一战让杜月笙彻底在黄公馆站稳了脚跟。 随着黄金荣年岁渐长,他开始沉溺于安逸享乐,而将越来越多的黑道生意交给了杜月笙打理。 杜月笙则借此机会,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他不像黄金荣那样只满足于收保护费和开赌场,他结交政客、文人,开办银行和公司,把自己从一个流氓头子,一步步包装成社会名流。 他甚至在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建议下,将名字从杜月生改为杜月笙,取东方之乐谓笙之意,为自己披上了一层文化外衣。 就在杜月笙的势力如日中天之时,黄金荣迷上了年仅十八岁的京剧名伶露兰春。为了捧红她,黄金荣不惜血本,亲自到场压阵,动用所有关系为她造势。 然而,这份痴迷最终引火烧身。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因为喝倒彩,被黄金荣当众掌掴,结果回头就被卢家绑票,黄金荣颜面尽失,最后还是靠杜月笙和张啸林花钱疏通才被放出来。 这次事件,让黄金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他急于将露兰春这颗定心丸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决定娶她进门。但露兰春开出的条件是,必须做正房太太。 全上海滩都以为黄金荣疯了,但他还是做了。他给了林桂生五万大洋作为补偿,将这位功勋卓著的贤内助赶出了黄公馆。 他以为自己只是换了个老婆,却没意识到,他亲手拆掉了自己帝国的承重墙。林桂生在黄公馆经营多年,她的人脉、智慧和威望,是黄金荣这块招牌背后真正的含金量。 所以,当林桂生带着那五万大洋出现在杜月笙面前时,杜月笙读懂了这一切。他红了眼圈,一半是出于对桂生姐多年知遇之恩的感激情动,另一半则是对未来清晰预判的激动。 他知道,黄金荣的时代过去了,属于他杜月笙的时代,正式来临了。他接过的不是一个落魄女人的皮箱,而是整个上海滩黑白两道的权杖。 后来露兰春在黄公馆待了不到三年,就卷走黄金荣的财产与人私奔。而黄金荣在失去了林桂生这个主心骨之后,威望日渐衰落。 相比之下,杜月笙则凭借着自己搭建的关系网,在抗战期间斡旋各方,成立公司,救助难民,声望达到了顶峰,成为了蒋都不得不倚重的民间力量。 解放后,黄金荣留在上海,最终在大世界门口扫地。而林桂生则在杜公馆的庇护下安度晚年,直到1981年才去世。 信息来源:洛阳晚报.黄金荣与杜月笙的发家之谜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