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曲靖的清凉里,麒麟区建宁街道姜家巷社区的花园里总有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是来自重庆等地的避暑客,如今多了个新身份——“候鸟志愿者”。这份自发的守护,源于社区长期以来的暖心相待,更藏着“第二故乡”的深厚情谊。
“社区对我们是真上心。”80岁的曾大爷算起在曲靖避暑的日子,已经整整八年。从最初来此躲避酷暑,到如今把姜家巷当作"家”,他最感念的是社区的细致服务:"活动室常年为我们开放,想排练节目、拉家常都有地方去;街道还常组织联谊,本地居民待我们像亲人。”这份温暖,让他和老伴打心底里觉得“该为社区做点啥”。
今年夏天,曾大爷发现社区花园不如往年整洁,落叶杂物多了些。“社区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咱住着舒心,也得让环境舒心。”他和老伴一提议,立刻得到了重庆老乡徐大姐等人的响应。徐大姐常来社区活动,早就习惯了顺手打扫角落的灰尘,如今有了“组织”,更是天天准时报到:“社区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方便,这点活儿算啥?”
就这样,这支由避暑客组成的“候鸟志愿队”正式“上岗”了。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他们,每天带着扫帚、水桶穿梭在花园里,清理杂草、擦拭长椅、捡拾烟头,原本有些杂乱的角落渐渐恢复了清爽。“你看现在多干净,住着都舒坦。”曾大爷擦着额角的汗,望着整洁的花园笑开了,“这花园是曲靖的,也是我们的——社区把我们当自家人,我们也得拿出主人翁的样子。”
姜家巷社区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没想到他们记在心上,还主动回馈社区。”社区负责人说,为避暑客提供活动场地、组织联谊,本是服务群众的分内事,却意外收获了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情。
如今,这群“候鸟”打扫卫生的身影,成了社区夏日里最动人的风景。社区的贴心服务种下了温暖的种子,而避暑客们用行动浇灌出了和谐之花——在姜家巷,“异乡人”与“本地人”早已不分彼此,共同守护着这片宜居的家园。
曲靖融媒记者陈泓洁王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