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教授的话一针见血,英伟达来中国销售,我们不要高兴的太早了。之前制裁是为了弄死你,现在倾销也是为了弄死你。 美国突然松口放英伟达的AI芯片进中国市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终于松绑了,可细细琢磨,沈逸教授的提醒很有道理。 以前的意见是堵死你后路,这次推销其实也是变着法子让你走进另一个圈套。 过去这些年,中国芯片行业一直被美国卡着脖子,光刻机、高端AI芯片、核心设备该断就断,让很多企业一度生死悬于一线。 像华为、海思这些公司受过美国制裁,核心部件进不来,产业链差点全线停摆。 但就是因为这一波外部打压,中国国内更坚决地投入芯片自主研发,芯片大基金不断加大投入,一堆企业投身自主设计和制造。 华为咬牙搞自家芯片和鸿蒙系统,再和中芯国际这些国内厂商联手,技术实力愈发扎实,和台积电、三星相比还有差距,可硬实力和底气明显提升了不少。 这时美国突然“开放”销售芯片,并不是真的没脾气了,而是想换个方法稳控主动权。 英伟达卖给中国的并没给出最好的产品,而是一些经过“削弱”的型号。 目的很明显,让中国用上美国生产且有限制的芯片,刚满足需求,却又像上了“保险绳”一样,限制中国发展速度。 假如中国企业都嫌研发慢、成本高,转而直接买美国货,短期内或许效率提升。 但长远看,这种依赖成了新一轮的锁链,一旦核心芯片和技术还握在别人手里,未来美国想提价也好、变脸断供也罢,中国又得被动吃亏,这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想想为什么美国只卖H20这种芯片,还把顶级芯片牢牢捂着不放?因为关键技术就是底线。 美国通过部分放开,表面上是双赢买卖,实际上是让中国很难完全绕开自家路线,只能在边缘徘徊。 中国芯片行业虽然起步晚,但这几年进步不小,高端制造、核心材料、重点软件还是要靠内生动力。 外购方案一时解燃眉之急,但不能指望一劳永逸,只要还在美国体系下打转,核心利益和安全始终没有底气。 像华为这样挨过最狠的制裁,凭着全国技术力量慢慢自研,才有了今天的觉悟与成果。 他们撑下来的过程,给了无数中国企业信心,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踏实做技术积累,从EDA软件到核心部件每一步都在往前推进。 世界又到了科技大战的新阶段,美国到处拉拢盟友,搞出口禁令,想巩固霸主地位。 对中国来说,短期内买现成美国芯片很方便,但光靠买再多也不是长远之计,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不怕风向变。 等到中国自己的产业链根基更厚、技术更硬,再没人能随意掐住中国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