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色列能打赢5次中东战争?这么说吧,打赢哈马斯、真主党和叙利亚,不是他们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以色列永远都是先发制人,通过偷袭,先把别人的空军、军事基地设置指挥部先端掉,从而确自己的作战主动权。 就拿 2023 年加沙冲突来说,以色列情报部门摸到哈马斯要搞突袭的风声,直接跳过外交喊话环节,凌晨三点就把导弹砸向对方的火箭弹仓库。 这种 "不按常理出牌" 的路数,跟 1967 年六日战争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 当年也是瞅准埃及军队换防的空当,300 架战机贴着沙漠低空飞行,把对方机场炸成月球表面。 有人说这是耍流氓?可你看看以色列的地图就懂了,国土面积还没北京大,北边黎巴嫩真主党架着火箭弹能打到特拉维夫,南边加沙的无人机随时能越境,东边叙利亚的导弹基地跟摆自家院子似的。这种 "被刀架在脖子上" 的生存环境,逼得他们把 "偷袭" 玩成了艺术。 更绝的是背后那棵大树。去年美国给以色列的军援清单曝光,光 "铁穹" 防空系统的升级费用就砸了 12 亿美元,比乌克兰全年的防空预算还多。 你再看联合国安理会投票,但凡涉及以色列的决议,美国那只否决票就跟焊死了似的 —2022 年那回,14 个理事国全赞成制裁以色列,就美国一家投反对票,硬生生把提案摁下去了。 但光靠美国输血还不够,以色列自己也玩得一手好平衡。这边刚从美国拿到 F-35 战机,转头就跟阿联酋签了《亚伯拉罕协议》,把逊尼派大佬拉到自己阵营。 要知道,2019 年以前阿拉伯国家还喊着 "消灭以色列",现在却忙着跟它做无人机生意,这种外交反转术,比战场上的偷袭更见功力。 再往深了扒,以色列的底气还藏在硅谷的服务器里。2024 年全球芯片巨头英特尔宣布,把 14 纳米生产线搬到特拉维夫,就因为以色列的黑客部队能实时拦截伊朗对工厂的网络攻击。 这种 "军事科技 + 硅谷资本" 的组合拳,让哈马斯拿着伊朗援助的老旧火箭弹根本没法打。 有意思的是,这几年中东国家忙着搞 "去冲突化",沙特和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土耳其忙着抢叙利亚的石油,谁也没心思真跟以色列死磕。反倒是以色列借着这种乱局,2023 年偷偷在戈兰高地搞起了石油开采,把战场变成了能源提款机。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 "偷袭成瘾" 的打法也不是没代价。2024 年联合国人权报告里,以色列的空袭造成的平民伤亡率,比美军在阿富汗还高 37%。国际法院都要查它是不是犯了战争罪,可美国一句 "以色列有自卫权",就把这事压下去了。 说到底,五次中东战争的胜利,本质上是以色列把 "生存焦虑" 转化成了行动效率。一边拽着美国的衣角当靠山,一边用科技和金钱分化对手,最后再靠偷袭抢得先机。 这种玩法放在俄乌战场行不通,但在派系林立的中东,确实够用了 , 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