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动静,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和中国有关。 2024年10月24日,朝鲜派了1万到3万士兵,支援俄罗斯在库尔斯克地区的作战,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朝鲜在全球地缘政治舞台上的一次大胆出手。 为什么要趟这浑水?道理很简单,朝鲜需要资源,国际制裁让朝鲜经济捉襟见肘,粮食、能源、技术样样缺,俄罗斯这几年跟朝鲜走得近。 2024年6月,签了份包含互助条款的战略协议,朝鲜送兵送武器,换来的可能是粮食、石油,甚至导弹技术的支持,这种“以战换利”的买卖,对朝鲜来说是雪中送炭。 朝鲜这步棋还有平衡中国的考量,朝鲜90%的贸易靠中国,粮食、能源几乎全指望中国,但这种依赖也让朝鲜在外交上有点被动,现在跟俄罗斯越走越近,朝鲜明显想多元化自己的“朋友圈”,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在大国博弈中谁也不想当单一靠山的跟班,通过支援俄罗斯,朝鲜不仅能换来资源,还能在国际舞台上刷存在感,告诉世界自己不是好惹的。 这步棋风险不小,朝鲜士兵没打过现代战争,面对无人机和精确制导武器可能会吃大亏,更别说这么高调参战,估计会让西方国家更不待见,制裁可能再加码,对金正恩来说,这或许是值得赌一把的机会,生存面前哪有不冒险的道理? 平壤到北京的铁路这条线停了五年,因为疫情封得死死的,2025年7月16日突然宣布重启,信号很明确——朝鲜想重新打开国门,搞点经济,这事跟中国关系密切。 2019年,中国游客给朝鲜贡献了上亿美元的外汇,旅游业可是朝鲜的摇钱树,铁路重启后,不光游客能来,边境贸易也能跟着活络起来,尤其是通过丹东的货运物流,朝鲜的矿产、纺织品又能卖到中国去,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 朝鲜跟俄罗斯走得近,中国多少有点不乐意,2024年10月,朝鲜派兵的消息传出后,中国官方反应挺冷淡,甚至有点警惕朝鲜跟俄罗斯“黏”太紧,重启铁路,某种程度上是朝鲜在向中国递橄榄枝稳住中朝关系。 2025年5月,中朝两国在莫斯科胜利日阅兵上并肩亮相,表面上还是好兄弟,铁路这步棋,既是经济上的自救,也是外交上的修补,表明朝鲜没打算完全倒向俄罗斯,而是在中俄之间找平衡。 这两件事表面上是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实际上是朝鲜生存战略的两个面,国际制裁像紧箍咒,内部经济又困难重重,朝鲜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 金正恩的策略很清楚,跟俄罗斯搞军事合作换资源和技术,跟中国修铁路恢复贸易和外交,这种“两手抓”的玩法,是朝鲜在复杂国际环境里的生存智慧。 朝鲜就像夹在石头缝里的小草,中国是传统靠山,经济和安全上都少不了,但对朝鲜的核计划和挑衅行为,中国一直保持距离。 俄罗斯是新朋友,反西方的立场跟朝鲜挺合拍,但经济上帮不了太多忙,朝鲜很清楚,完全靠向哪一边都不行,容易被牵着鼻子走,它在中俄之间左右逢源,既拿俄罗斯的资源,又稳住中国的关系,争取最大自主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信息:国际在线(朝鲜或将恢复平壤至北京的客运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