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当年的中国举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反复来中挑毛病,让中国人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理他们对我们来说是最正确的选择。现在没人申办了又想起中国,网友说“别好了伤疤忘了疼”,这话实在在理。 没人愿意接手的“冷锅”,国际奥委会现在又把目光投回了中国。只不过,这次中国网友的回答很一致:别来了,咱不伺候了。 这事要从头说起,国际奥委会这些年,可不是没对中国“动过手脚”的。当年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前三轮投票都领先,结果最后一轮却被悉尼反超两票。 后来才知道,澳大利亚那边是“下了本”的,直接对非洲代表团开了支票,搞定了几张关键票。这不是体育竞技,是明着玩政治操弄。 中国当时没多说话,扛着委屈干活。2001年再度申办,终于拿下了2008年北京奥运。但这一路,国际奥委会的“挑刺”从没停过。 空气质量不行、志愿者培训标准不合格,甚至连鸟巢设计都要被拿出来说事儿。别人办奥运是喜庆,中国办奥运是考试,还是带刁难题那种。 别的国家申办,国际奥委会是帮着解决问题;轮到中国,就变成“你得先证明你配”。这种双标,咱记得清清楚楚。 可尴尬的是,现在没人想办奥运了。东京烧钱烧出了赤字,巴黎还没开幕,奖牌就掉漆,运动员拿奖都尴尬。 申办城市一个个退场,奥委会突然想起中国,说中国有经验、有能力,搞得好像之前那些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这时候,网友一句“别好了伤疤忘了疼”,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当年咱拼命配合,结果被挑毛病;现在他们日子不好过了,又来找我们“救火”。这不是合作,这是利用。 要说国际奥委会对中国的“不平等对待”,那可不止申办过程这一桩。看看咱们的优势项目,几乎没有一个不被“特殊照顾”过。 乒乓球改规则,球变大、比分变短、名额变少,就是为了让中国拿不到那么多金牌。跳水改赛制,把预赛成绩清零,让中国选手优势被抹平。 女子举重限项,全世界就中国被限制参赛项目数。体操更是离谱,男子不给加分,女子反而加,标准来回调,目标就一个:别让中国赢太多。 这些年国际奥委会最擅长的不是推动体育发展,而是“平衡奖牌榜”。平衡谁?当然是平衡中国。 可中国不是靠规则吃饭的。2008年那场奥运会,咱不仅答应了所有承诺,还超额完成。鸟巢、水立方,成了城市新地标;空气质量、交通保障,全都按国际标准办。 火炬登顶珠峰,技术难度前所未有,结果国际奥委会最后只能说一句:“你们干得不错”。 这些努力不是为了讨好谁,是为了兑现承诺。而现在,国际奥委会想靠几句“你们行”“你们再来一届”,就把中国重新拉回去?这算盘打得也太响了点。 问题是,现在的中国早就不靠奥运来证明自己了。全运会、亚运会、冬奥会,都办得有声有色。 冯紫琪那场比赛,眼角流血还坚持完赛,说那是“战士的勋章”;何冰娇领奖时手持对手国旗徽章,致敬伤退的西班牙选手。这些场景,比奖牌更动人,也更能代表中国体育的精神。 而国际奥委会那边,却把奥运越办越像一场昂贵的秀场。巴黎奥运还没开始,就因为奖牌质量被推上热搜,运动员笑不出来,观众也看不进去。 全球都在问,奥运到底还值不值得办? 这场“信任危机”,不是中国造成的。是国际奥委会自己一步步把奥运从全民盛事变成“豪华赔本买卖”。 现在没人申办了,就来找中国“续命”?中国人已经不是那个需要奥运认可的中国了。 咱们不是不支持奥运精神,而是不想再被当成“工具人”。当年受的委屈,大家没忘;现在该不该接盘,大家心里明白。 中国有自己的体育节奏,不需要靠奥运来证明存在,更不想当“临时补位”的备胎。 国际奥委会要解决问题,得先从自己开始。别再想着谁能替你擦屁股,想清楚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玩了。 中国的方向已经很明确:咱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有更广阔的舞台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