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黄石发布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公园建设指引

日前,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联合市妇联、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委编制印发《黄石市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公园建设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明确要求在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口袋公园建设中融入儿童友好理念,建成一批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公园实践样板。

《指引》明确,将通过“微改造”增设口袋公园、探险步道、亲子互动区等适儿化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活动需求,鼓励开展主题绘画等各类活动,将儿童创意融入建设实践。强化政府主导,鼓励社区、学校、家庭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建设。强化设施安全性,严格把控材料环保性、设备适龄性和无障碍设计;结合黄石文化特色、自然生态资源及社区现状,差异化打造主题空间,为儿童提供安全、宽松、舒适、愉悦的环境。

在建设儿童友好街区上,要求设置儿童友好标识,保障儿童出行安全;约束驾驶者行为并引导其减速慢行,消除街区安全隐患;优化街道空间,将儿童日常出行路径串联形成安全有趣的“廊道”;设计考虑儿童因素,提升城市家具趣味性;增加街区儿童活动场所,提供适宜儿童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场地。

在建设儿童友好社区上,要求增设游乐和体育运动场地,配置特色趣味的儿童活动设施;考虑儿童户外活动需求,根据场地特征设置遮阳、遮雨顶棚;活动空间配置沙坑、攀爬架、篮球场等设施,满足全龄段需求;推进社区综合服务站、卫生服务站、文化休闲场所等适儿化改造;以社区中心为原点,确保儿童活动场地、托育机构、便利店等基本服务设施步行可达;利用闲置边角地、屋顶、架空层等空间,改造为亲子阅读角、自然观察站、小型游乐场;社区改造增加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宽度,满足儿童安全步行、骑行需要;合理规划社区内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空间,给儿童活动腾出空间;道路两侧塑造多样的围合空间,增加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

在建设儿童友好公园上,要求适儿化改造优先增补儿童游乐和体育运动场地,考虑建设风雨运动场地;因地制宜设置自然探险步道、昆虫旅馆、湿地观察区;布局适儿化游乐设施,低龄区以沙池、秋千为主,学龄区增设滑索、攀岩墙等挑战性项目;景观小品设计避免潜在安全风险,造型上增加童趣设计;注重植物空间打造,亲水空间做好安全管控,无障碍通行系统健全,并植入科普教育、文化主题等场景,加强动态安全监测。(记者廖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