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孙殿英在老巢汤阴被解放军包围后,拿出几万黄金分给手下,高级军官每人50两,中级军官30两,连排长20两,士兵每人1两。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7年春天的汤阴城里,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被解放军围困的国民党第三纵队司令孙殿英,一声令下打开了军需库,将几万两黄金分给手下,高级军官每人50两,中级军官30两,连排长20两,就连普通士兵也分到1两,这位军阀如此阔气,究竟是从哪里搞来这么多金子? 说起孙殿英的发家史,得从他年轻时说起,这个1889年出生在河南永城的穷小子,从小就染上了鸦片瘾,满脸麻子的模样让他落下个"孙麻子"的外号,虽然没什么正经本事,但他能说会道,在当地混成了会道门的头子,拉起了一帮追随者。 他的第一桶金来自贩卖鸦片,1914年,孙殿英从豫西悍匪张平手下当伙夫起家,靠着倒卖鸦片渐渐有了积蓄,有了钱,他就拉起了一帮亡命徒,1922年投靠河南军阀丁香玲,凭着能说会道和手下支持,没多久就当上了营长。 转机出现在1924年的直奉大战,河南陷入混乱时,孙殿英抓住机会哗变拉队伍,一路收编溃兵,短短一个多月就拉起三千多人马,这时他已经算个小军阀了,之后又投靠山东军阀张宗昌,一路升到第三十五师师长。 但孙殿英最大的一笔横财,来自1928年那场震惊全国的东陵盗宝案,当时他驻军河北蓟县,打着军事演习的幌子,把清东陵周围三十里地全部封锁,带兵直接炸开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这一票下来,搜刮了大量金银珠宝、玉器瓷器,其中最值钱的是夜明珠、翡翠西瓜、九龙宝剑这三件无价之宝。 盗墓的财宝大部分被他分给手下或变卖成现金和黄金,只留下这三件宝贝,事情闹大后,他靠送出夜明珠和翡翠西瓜行贿摆平了此事,这次盗墓让他一举成为了真正的"金主",据说得到的黄金少说也有几万两。 除了盗墓发财,孙殿英还在鸦片生意上大做文章,他在华北地区建立了庞大的贩运网络,从察哈尔到平津,不少烟馆的货源都是他供应的,这门生意利润惊人,一斤鸦片能翻好几倍,让他能轻松养活几千号人,连军队的枪炮弹药都靠这个来买。 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孙殿英在军阀混战中如鱼得水,他先后投靠过张宗昌、国民政府、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等多个势力,靠着手中的金钱和人脉,每次倒戈都能保住地位,人们都说他换主子跟换衣服似的快,可偏偏次次都能站稳脚跟。 孙殿英一生最讽刺的事,莫过于他在盗掘慈禧陵墓时曾嘲笑:"死人带不走的财宝,不如给活人享用,"然而到了1947年,他自己积攒的黄金不但救不了他,反而成了加速其覆灭的催命符。 在汤阴之围中,孙殿英的"黄金政治学"彻底破产,他以为像以往一样,用金钱就能买到军心,却没想到这次的敌人是解放军,这支怀着信仰的军队根本不吃这一套,更要命的是,拿了黄金的士兵非但没有死战到底的决心,反而更急着保命。 那些领到50两黄金的高级军官,有的把金条缝进裤腰准备投降,有的忙着贿赂老百姓寻找便衣,领到30两的中级军官,不少人连夜消失,就连拿到1两黄金的普通士兵,也在城墙根下丢下军装逃命,几万两黄金没能换来一天像样的抵抗,反而加速了部队的崩溃。 其实孙殿英的问题不只是用错了方法,更是看错了时代,他那套靠黄金收买人心的把戏,在军阀混战时期还管用,但在新旧时代交替之际,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当时的士兵和军官们都看得明白,黄金再多也买不来前途,更换不来一个新时代的入场券。 1947年5月2日,汤阴城破,孙殿英的下场很凄惨,被抓后关进了战犯管理所,这位曾经呼风唤雨的军阀,在里面过得很老实,见了解放军首长连声说"有罪",但他的身体早被鸦片掏空,没关多久就因为烟瘾引发的并发症死了,年仅58岁。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拿了黄金却临阵脱逃的军官们,在解放军的政策感召下纷纷投诚,不但保住了性命,后来还在新中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孙殿英死后,他的黄金和权势都成了过眼云烟,连个像样的墓碑都没留下。 他的一生,某种程度上是那个乱世的缩影,在一个金钱至上的年代,他用尽各种手段发财,靠钱财换来了一时的威风,但当历史的车轮碾过来时,再多的黄金也阻挡不了覆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