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奥迪 Q6L e-tron:首搭华为智驾系统,延续奥迪一直以来的机械素质】在当今全球竞争最激烈、演进最迅速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任何一个细微的战略失误都可能导致一个百年品牌被迅速边缘化。对于奥迪而言,Q6L e-tron 是他们在在中国电动化叙事中的最新篇章之一。
它基于奥迪与保时捷联手倾力打造的 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豪华纯电平台,支持全域 800V 高压平台,其后桥搭载了一台采用碳化硅(SiC)功率模块的高效永磁同步电机。电池是 107kWh 的大容量电池包,CLTC 续航里程超过 700 公里。
在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一套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是决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从硬件配置来看,Q6L e-tron 密布34个高性能感知元件,其中包括2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单纯的堆料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卓越的体验。Q6L e-tron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解决方案,支持全域 NOA。
实际驾驶过程中,激活辅助驾驶以后,智驾系统超车变道判断比较积极,在市区拥堵路段时则偏保守,比较符合人类司机会做的决策。在通过无红绿灯的斑马线路段或者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时,辅助驾驶系统会带着一点刹车通过,我们认为也比较符合人类司机的判断。
现代汽车的智能化体验,根植于其电子电气架构的先进性。Q6L e-tron所采用的E³ 1.2架构,由5个高性能计算平台(HCP)构成中央处理核心,将所有车辆功能以域的形式分配给相应电脑进行管理 。这种集中式的架构,彻底改变了传统分布式ECU带来的算力瓶颈和通讯延迟。
体现在在用户体验中,最直观的感受是流畅。从中控屏的滑动、缩放,到应用程序的开启与切换,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顺滑度相比奥迪过往的 MMI 系统有了质的飞跃。Q6L e-tron 的座舱交互界面由三块屏幕构成:11.9 英寸的虚拟驾驶舱、14.5 英寸的MMI全景中控屏,以及一块专为副驾设计的 10.9 英寸娱乐屏。
其中,驾驶席前方的两块OLED屏幕采用了一体式曲面设计。副驾娱乐屏还带有“隐身模式”,可防止驾驶员在行车中分心。
底盘调校,是奥迪的看家本领之一。车辆采用了前五连杆、后五连杆的悬挂结构,并提供机械式 FSD 频率选择性减振器。在通过细碎颠簸路面时,悬挂能将绝大部分扰动化解于无形,传递到车内的只有厚重而沉稳的路感。而在面对减速带等较大起伏时,车身又没有多余的晃动和抛跳。
更重要的是,在加减速和过弯时,车辆的俯仰和侧倾被抑制得非常出色。由于电动车加速快、动能回收直接,乘客(尤其是后排乘客)很容易产生晕眩感。为此,奥迪的工程师团队针对中国道路条件和用户习惯,进行了超过200项专项调校。并且,得益于对电机扭矩输出的精准控制、多级可调的能量回收系统以及悬挂系统的协同工作,减少后排乘客长时间乘坐的不适感。
在安全方面,Q6L e-tron同样不妥协,其车身采用了高达83%的高强度钢与铝合金材质,其中热成型钢占比达到34%,构建了潜艇级的笼式安全车身,在严苛的碰撞测试中表现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