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日本网友在互联网上问道:如果日本和中国因为钓鱼岛发生战争,中国人还会像二战时那样不要命的打仗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既胆怯又想试探的矛盾心态。仿佛在他们眼中,今天的中国虽然高楼林立、航母下水,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股血性,或许已经被安逸的生活磨没了。 他们似乎在自我安慰:只要我们不闹得太过分,中国人可能也就口头抗议一下,毕竟,谁会为了一个小岛,赌上几十年的发展成果呢? 然而他们想错了而且错得离谱。他们忘了或者说故意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今天的中国,和1931年的中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在于,当年我们是被动挨打,是在一片焦土之上,用血肉之躯去填补钢铁的差距。每一场抵抗都无比悲壮,每一次不要命,都带着一丝绝望。 我们是拿着大刀长矛,去对抗敌人的飞机坦克。那是一场为了民族存亡、退无可退的血战。 而现在呢?打开世界地图看看,时代早就变了。我们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四倍还多,军费开支是他们的数倍,工业产值更是碾压式的存在。 我们一年下水的军舰吨位,就能超过整个日本海上自卫队。我们的东风快递系列,是悬在任何挑衅者头顶的剑,使命必达。 我们的歼-20、055大驱、福建舰航母……这些不再是PPT上的梦想,而是实实在在的钢铁巨兽,巡弋在中国的海疆。 当年我们是小米加步枪,现在我们是航母加高达。当年的我们,是含着泪、忍着痛说中国不会亡。今天的我们,是带着绝对的自信和底气说,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所以,如果今天再有人敢在中国家门口挑起事端,那将不再是屈辱的抗日战争,而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正名之战。 那将不是一场简单的局部冲突,而是一次积攒了近一个世纪的新仇旧恨的总清算。 从1894年甲午海战的屈辱,到1931年九一八的国殇,再到1937年南京城下的三十万冤魂…… 这一笔笔血债,从未被遗忘,只是被我们刻进了骨子里,等待一个名正言顺的时机。 我们这一代人,生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前人浴血奋战换来的安宁。我们努力工作,热爱生活,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 恰恰相反,我们比任何人都清楚,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我们从小看着抗日剧,听着长辈们讲述当年的苦难,历史教科书上的每一个字,都在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对我们来说,钓鱼岛不是一块普通的礁石,它是一个开关,一个引爆民族集体记忆和情绪的按钮。一旦有人敢按下它,那唤醒的将是一个14亿人压抑已久的怒火。 那将是一场无需动员的战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心里动员了无数次。 到那时,将士们会高兴,因为他们终于有机会用自己毕生所学,去洗刷前辈的耻辱。老百姓们会高兴,因为压在心头几十年的恶气,终于有了宣泄的出口。 这将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狂欢,是告慰先烈英灵、清算历史旧账的最好祭奠。所以,那位日本网友的问题,我们甚至懒得回答。 正如一位意大利网友所说:中国人等这个机会,等得都不耐烦了。 对此,中国网友表示:日本怎么还不打我们啊,等的急死人了。 还有网友表示:我要不要命无所谓,反正你得死!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