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开始服软了!
无条件同意乌克兰总统提出的新一轮谈判!
特朗普最近宣布恢复对乌克兰的军援,还给普京下了50天的停战期限,说要是俄罗斯不在这50天里和乌克兰达成协议,美国就要对俄罗斯加征100%的关税,还要搞次级制裁。
这消息一出来,大家都盯着俄罗斯会怎么反应。
没想到俄罗斯还真回应了,说愿意和乌克兰重启谈判,这让不少人觉得俄罗斯是不是“服软”了,开始迎合特朗普的意思。
其实啊,俄罗斯这次愿意坐下来谈,背后的道道可不少。
咱先从特朗普的动作说起。
特朗普一上台就说要“24小时解决俄乌战争”,可谈了半年也没啥进展,战场上该打的还是打,平民伤亡越来越多。
没办法,特朗普只能换招,先是恢复对乌克兰的军援,把“爱国者”导弹这些装备送过去,还逼着北约国家掏钱买单。
然后又甩出50天的期限,想用经济制裁吓唬俄罗斯。
这招看起来挺狠,但实际效果咋样呢?
俄罗斯那边,表面上回应了谈判,可骨子里的立场一点没变。
普京早就说了,停火可以,但得满足俄罗斯的条件,比如乌克兰得保持中立,不能加入北约,还得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的控制。
这些条件乌克兰根本不可能答应,泽连斯基说了,乌克兰宪法规定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领土,绝对不能让步。
所以啊,俄罗斯这次回应谈判,更多是给国际社会看的,显得自己“态度积极”,实际上是在拖延时间。
从战场上看,俄罗斯也没闲着。
虽然特朗普给了50天期限,但俄军的夏季攻势还在继续,顿巴斯、扎波罗热这些地方的战斗一点没停。
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说了,美国的军援改变不了战局,俄罗斯的经济和军队能扛住制裁。
这可不是吹牛,俄罗斯这几年被制裁惯了,能源出口转向中国、印度这些国家,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日子过得虽然紧巴,但还能撑下去。
而且俄罗斯的炮弹产量比北约还高,战场上的消耗能补上。
再说说欧洲这边。
特朗普让北约国家掏钱买美国武器支援乌克兰,德国、瑞典、丹麦这些国家倒是挺积极,可法国、意大利、捷克、匈牙利就不太愿意。
法国总统马克龙一直想搞欧洲战略自主,不想全听美国的,所以宁愿自己加强军备,也不想直接给乌克兰送武器。
德国虽然积极,但国内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有人说美国这是把欧洲当“提款机”,让欧洲花钱买美国的武器,好处全让美国军火商赚了。
这种分歧让北约的军援效果打了折扣,乌克兰能不能靠这些武器顶住俄罗斯的攻势,还不好说。
谈判这边呢,虽然俄罗斯回应了,但双方的核心矛盾根本没解决。
乌克兰想要的是无条件停火,然后再谈领土问题;俄罗斯却要求先谈条件,再停火。
两边在伊斯坦布尔谈了两轮,就换了点战俘和遗体,其他啥都没谈成。
泽连斯基提议和普京直接谈,俄罗斯倒是同意了,但前提是得先达成协议。
这明摆着是在给乌克兰设套,想让乌克兰先让步。
其实啊,俄罗斯心里打的算盘挺精。
一方面,通过谈判把水搅浑,让国际社会觉得俄罗斯是愿意和平的,责任全在乌克兰不妥协;另一方面,利用谈判争取时间,在战场上多占点地盘,这样在未来的谈判中就能拿到更多筹码。
特朗普这边呢,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他急着促成停火,除了想兑现竞选承诺,还有国内政治的考虑。
现在美国国内对气候变化、经济衰退这些问题越来越不满,特朗普想通过在俄乌问题上“建功立业”,转移选民的注意力。
可他这50天的期限,反而让俄罗斯有了喘息的机会。
有消息说,普京在和特朗普通话时,暗示自己会在60天内发动更大的攻势,特朗普的50天期限好像正好给了俄罗斯一个“窗口期”。
还有个关键问题,就是美国的“和平计划”。
特朗普政府之前提出,让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和乌东部分领土属于俄罗斯,作为交换,乌克兰可以得到安全保障和重建资金。
这个计划一出来,乌克兰和欧洲都炸锅了。
泽连斯基说这是“投降协议”,德国国防部长也说美国的要求太过分。
就连法国都觉得,美国这是在牺牲乌克兰的利益,成全自己的地缘政治目标。
现在的情况就是,特朗普急着要结果,俄罗斯拖着不松口,乌克兰顶着压力不妥协,欧洲内部意见不一。
50天的期限一天天过去,可谈判还是没啥进展。
俄罗斯虽然回应了谈判,但态度一点都不积极,还是坚持自己的条件。
乌克兰呢,虽然有了美国的军援,但战场上还是被动,只能寄希望于谈判能拖延时间,等西方的援助到位。
说白了,俄罗斯这次回应谈判,根本不是“服软”,而是一种策略。
他们想通过谈判把责任推给乌克兰,同时在战场上继续推进,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特朗普的50天期限,看起来是最后通牒,实际上更像是给俄罗斯的“缓兵之计”。
至于谈判能不能有进展,还得看双方能不能在核心问题上让步,可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你怎么看?
觉得这次谈判能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