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外媒吵翻了!上半年中国GDP增长5.3%,美媒总结了两个关键原因,   中国上半

外媒吵翻了!上半年中国GDP增长5.3%,美媒总结了两个关键原因,   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新鲜出炉,GDP同比增长达5.3%,这一表现远超众多外国媒体此前的预期,在全球经济整体低迷、增长乏力的宏观背景下,中国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显得格外耀眼。   外媒都盯着中国的制造业看,发现它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涨了6.4%,高技术制造业贡献率高达23.3%。   英国《金融时报》的专家说,中国制造业现在不拼“量”了,改拼“质”了,机器人、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这些高端货需求大增,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就像两个轮子,带着工业往前跑。   更牛的是,5月末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都到49.1%了,绿色智能消费成了新增长点,美国《华尔街日报》都服了,“中国工厂的生产线一直高速运转,制造业实力和弹性太强了,完全超出预期!”   美国加征关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好多人都担心中国外贸要受影响,结果呢?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规模稳稳站在20万亿元台阶上,还创了历史同期新高!   对东盟、欧盟、非洲等市场出口都涨了,对印度尼西亚、泰国出口更是涨了20%左右,美国CNN都说:“虽然有关税政策,但中国努力开拓非美国市场,出口反而涨了,” 这背后是“中国制造”升级成“中国品牌”了,光伏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工业机器人这些高端货,靠着“技术好+价格实惠”的优势,在全球市场抢份额。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经济学家顾庆阳感叹:“分析师都觉得关税会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没想到中国还是这么有韧性!”   如果说制造业是“压舱石”,外贸是“稳定器”,那消费就是中国经济的新“发动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涨了5.0%,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2%。   从家电以旧换新到新能源汽车补贴,从“投资中国”品牌吸引外资到“首店经济”火起来,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大得很。   外媒吵得这么热闹,其实就是好奇中国经济为啥这么有韧性,这底气来自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实体是根本,新产业要加速”,从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到安徽的高技术制造业集群,中国一直把实体经济当宝贝,同时还在量子计算、人形机器人这些前沿技术上布局未来产业,形成了“老产业转型+新产业崛起+未来产业布局”的立体发展模式。   二是坚持“改革破难题,开放交朋友”,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打破不公平竞争,到《民营经济促进法》给企业吃下定心丸;从“投资中国”品牌吸引外资,到“一带一路”合作越做越大,中国正用制度型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三是坚持“政策来护航,精准来帮扶”,面对外面的不确定性,中国没有“大水漫灌”式刺激经济,而是用税费减免、稳岗补贴、消费券这些“精准药方”帮企业,就像广东长虹车间产线全开、江苏张家港企业柳暗花明,政策红利都变成了企业发展的“及时雨”。   2025年的中国经济,正稳稳当当地朝着高质量发展走,给全球经济增长添了不少确定性,外媒还在为5.3%的增速争论呢,中国早就闷头往前跑了,这大概就是“中国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