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国要修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印度人民举国反对。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总投资1.2万亿元!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青藏高原上,一项投资1.2万亿元人民币的超级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已在西藏林芝破土动工。 这个项目的规模相当于五个三峡大坝,每公里河道投资高达22亿元。这条河流即将转变为“电力巨龙”,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电站,其发电量将是三峡的三倍。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其水能资源的核心宝藏,集中在从米林到墨脱的“大拐弯”峡谷。这短短200公里的河道,落差超过2200米,水能密度全球第一。 面对这份自然的馈赠,中国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截弯取直,用隧洞引水,在喜马拉雅山脉内部开凿总长超过200公里的隧洞群,让江水以“直线”方式冲过五座梯级电站,这样一来每年能产生3000亿度清洁电力。 然而在这里施工面临挑战也是史诗级的。工程区横跨12条活动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过8.5级地震。西方媒体一度断言这是“自杀式冒险”,但中国有C100混凝土、高原盾构机,以及能精准投放物资的无人机集群。 交通也曾是这里的致命瓶颈。十年前运一台挖掘机进墨脱都需要拆成零件,靠人背马驮。但如今新建的派墨公路让万吨级物资得以长驱直入。 电站的建设,将直接创造了50万个就业岗位,相当于为西藏每个家庭都提供了工作机会。投产后,每年预计为西藏贡献超过200亿的财政收入。 但隔壁的印度陷入了巨大的恐慌。雅鲁藏布江的下游——布拉马普特拉河,养育着印度东北部3000万人口和80%的农田。他们担心中国在旱季蓄水发电,会导致下游干涸;雨季泄洪,又会淹没沿岸。这让他们坐立难安。 可印度的担忧多半是想多了。这项工程采用径流式开发,不以大规模蓄水为目的,反而能在旱季为下游补充15%的水量,雨季则能帮助削减洪峰。它更像一个“稳压器”,而不是“水龙头”。 而且雅鲁藏布江的出境水量,仅占印度境内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30%到35%,其余水量来自印度自身的降雨和支流,中方的调控影响其实有限。 对中国而言,稳定发电的经济价值,远比拿水资源当“武器”的政治操作更重要。而印度如此紧张,更多地是源于一种心理投射。长期的边境争端,让印度习惯性地将中国的基建都视为战略威胁。 这项工程对全球的意义更为深远。它每年能减少9000万吨燃煤,减排3亿吨二氧化碳,超过英国全国的工业排放。而且隧洞引水的设计,也保留了大部分天然河道,并配套了鱼类洄游通道,试图在开发与生态间寻找平衡。 未来,这一水电站的电力甚至可能出售给印度、孟加拉国,构建一个亚洲能源共同体。这更像一根递给南亚的橄榄枝,用不用,取决于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