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降格了!近期九三大阅兵举行在即,而中国对周边国家都发出了邀请,其中就包括韩国等国家,而韩国这次派来的是国会议长禹正植,而不是总统李在明,这无疑是降低了档次。 这次中国九三大阅兵邀请韩国,按说总统亲自来才是正常操作,可韩国这次派来的是国会议长禹正植。要知道,在2015年朴槿惠总统可是顶着美国压力,带着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代表团来北京,还登上天安门城楼看阅兵。 可现在李在明总统连个面都不露,确实有点不给面子。 有人可能会说,国会议长也是韩国政坛第三号人物,礼宾排序仅次于总统和总理,不算太寒碜。但别忘了,2015年那会儿可是坐着专机高调来华的,全韩国上下甚至一度将其当成外交突破来宣传,韩媒铺天盖地都是“打破中韩外交里程碑”式的话语。 现在倒好,议长带队、参与人员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政要,明摆着不把我们当回事。但有一说一,这个安排背后,其实藏着韩国在大国博弈中“走钢丝”的无奈。 这位出身贫寒的总统李在明,眼下正被五起刑事案件缠身,从选举舞弊到地产贪腐,司法压力太大。 更要命的是,美国正盯着他的一举一动——7月18日韩国执政阵营放出风声,李在明若9月访华,可能招致特朗普的高强度制裁。毕竟现在中美博弈白热化,韩国作为美国在东亚的“关键棋子”,要是总统亲自参加中国阅兵,无异于在美日韩联盟的铁板上钉钉子。 当年萨德事件后,中国游客锐减让韩国旅游业损失超50亿美元,乐天集团更是直接被“罚”成了“乐天退退退”,这种疼李在明可不想再尝一次。 韩国现在的处境确实是进退两难,一边是美国逼着搞“印太战略”,去年美日韩戴维营峰会直接把中国当靶子,又是炒作南海问题,又是鼓捣半导体供应链“去中国化”;另一边是中国这个“金主爸爸”——2024年中韩贸易额3281亿美元,韩国每出口五块钱就有一块多进了中国市场,半导体原材料60%靠中国供应。 这种“经济上抱大腿,政治上挨耳光”的日子,让韩国不得不在外交上玩起“太极”——这次九三阅兵派议长来,既能保住面子,又能让李在明躲在幕后,避免被美国扣上“亲华”帽子,简直是双赢。 毕竟,当特朗普在阿拉斯加推销数百亿美元液化天然气合同时,李在明要是真去了北京,第二天美国国会可能就会冒出几十项对韩制裁提案。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韩国的“大国雄心”和“小国体量”不匹配。这个面积不到浙江省大的国家,却想在中美俄日之间当“均衡者”,结果往往是“猪八戒照镜子”。 萨德事件后,韩国才发现自己根本扛不住中美任何一方的压力——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依赖美国,这种“双重依赖”就像两条绳子捆住手脚,外交动作自然变形。所以这次派议长,与其说是“降格”,不如说是“保命”,毕竟在大国博弈的牌桌上,韩国还没资格当庄家。 最后得说说韩国的“历史包袱”。从李承晚到尹锡悦,韩国总统的对华政策总是在“热络”和“冷淡”间摇摆,这种不稳定性让中国很难对其建立长期信任。萨德事件前,中韩自贸区谈判顺风顺水,结果一夜之间全变卦;文在寅时期刚有点起色,尹锡悦又倒向美国。这种“过山车”式的外交,让中国对韩国的期待值不断降低。这次派议长,虽说中国表面上保持礼貌,但心里恐怕已经把韩国归到“需要防范的合作伙伴”一栏了。 说到底,韩国的处境确实很难——既要保持平衡,又要跳出花样。派议长来,是在中美压力下的“最优解”,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当韩国在半导体、电池等领域和中国深度绑定,却在安全上跟着美国跑时,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外交,只会让自己在大国博弈中越来越被动……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