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访问中国前,俄罗斯高官先对国内,说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俄罗斯能源部长谢尔盖·齐

访问中国前,俄罗斯高官先对国内,说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俄罗斯能源部长谢尔盖·齐维利约夫最近对外放话,今年自家煤炭开采量降了差不多1%。您别觉得1%不算啥,俄罗斯那煤炭产量一年得好几亿吨,1%下来就是几百万吨的窟窿。更闹心的是,之前俄方还承认今年能源收入没达到预期,这就好比家里本来指望着卖煤赚钱,结果秤砣一称,分量不够,心里能不慌吗? 齐维利约夫给的解释也实在——正在开发新煤矿项目,今年内想办法解决。可您琢磨琢磨,开发新项目哪有那么快?从勘探到开采,设备、人力、手续,哪样不得时间?眼下这窟窿,新项目来不及填,只能找老办法。巧的是,这位部长说这话的时候,正准备飞中国参加商务论坛,估计现在已经坐上飞机了。 为啥急着来中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俄罗斯现在能源出口的大头,早从欧洲转到了亚洲,尤其是中国。以前俄煤主要卖给欧洲,现在那边断了线,只能往东边看。中国这几年工业发展快,电厂、钢厂、化工厂,哪样离得了煤?需求摆在那儿,俄罗斯自然想多卖点。 咱就说实话,俄罗斯现在日子不好过。西方制裁下,石油、天然气出口受限制,煤炭成了能抓住的救命稻草。可自家产量又降了,不找新买家咋办?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煤炭进口国之一,自然是首选。这不,部长带着任务来,就是想谈更多合作,多签几单。 有人可能说了,俄罗斯煤炭质量咋样?咱中国进口煤有自己的标准,俄罗斯的煤热值高、杂质少,在市场上本来就有竞争力。加上现在国际煤价波动大,俄罗斯要是能稳定供应,价格合适,咱们买着也划算。这不是谁占谁便宜,是互相需要。 再想想,中俄能源合作这些年就没断过。从管道天然气到原油进口,从电力输送再到煤炭贸易,两边早就形成了默契。俄罗斯需要中国市场消化产能,中国需要稳定能源供应,这是双赢的事儿。现在俄罗斯煤炭产量有点小插曲,正好借着部长访华的机会,把合作再往前推一推。 说到底,俄罗斯这是在找“外援”。自家的问题自家清楚,开发新项目需要时间,眼前的缺口得靠现有合作填补。中国作为可靠的合作伙伴,自然会被寄予厚望。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国家之间谈合作,本来就是各取所需。 您再看现在国际局势,俄乌冲突还在持续,西方对俄打压没停过,俄罗斯经济压力不小。这时候能源出口就是经济支柱,每一笔订单都关系到国内就业、民生。所以部长急着来中国,不是没道理的。 咱老百姓看这事儿,其实也能理解。国家之间的生意,就像咱们老百姓做买卖,你缺啥我缺啥,谈得拢就合作。俄罗斯需要卖煤,中国需要买煤,谈好了对两边都好。至于那1%的产量下降,说白了是市场波动,只要合作能稳住,这点小问题总能解决。 说来说去,俄罗斯这次访华,核心还是能源合作。煤炭产量降了是事实,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找中国这个大买家,就是最实在的办法。咱也希望中俄合作能越走越宽,不管是能源还是其他领域,多合作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