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集电视连续剧《大浪淘沙》看完了,很感慨,想说几点感受。 第一,留学经历的,5人,占比38%。 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有留学经历的代表有5人,分别是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和周佛海。除陈谭秋留学苏联以外,其他4人均留学日本。 其中,李汉俊早年留学日本帝国大学,学识渊博,除精通日语外,法文、英文也能读能译,德文尤其流利。李达曾留学日本,是我国唯一一位几乎参加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全过程,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系统化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思想家。董必武曾留学日本。周佛海曾留学日本。陈潭秋曾留学苏联。这些留学经历,对他们的思想形成和革命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5人中,只有董必武一人上了天安门城楼,陈谭秋、李汉俊牺牲,李达退学又入党,周佛海成汉奸被毙掉。 第二,13人命走向。 南陈北李有事未能到会,上海的李达、李汉俊二李,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书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日本的周佛海,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这13人代表了当时全国50多名党员,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当时,由于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不健全,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暂时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成立三人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报就此诞生。 1、自愿退党或被开除党籍人员共7人,即张国焘、李达、李汉俊、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刘仁静。占比54%。 2、为党牺牲的有4人,分别是武汉的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长沙的何叔衡。占比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