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发起俄乌战争,是不是普京最错误的决定? 战争前,俄罗斯那可是响当当的军事强国

发起俄乌战争,是不是普京最错误的决定? 战争前,俄罗斯那可是响当当的军事强国,能源出口更是让欧洲离不开它。可开打三年了,战线还在乌东四州拉锯,俄罗斯却几乎把家底都搭进去了。 为啥会这样?咱先从军事上看。俄军一开始想得挺美,打算用“闪电战”快速拿下基辅,可现实狠狠打了脸。 军事情报严重失误,对乌克兰的兵力部署、国防动员啥的根本没摸清楚,导致战役策划全乱套了。 而且,俄军对无人机的使用认识不足,2020年纳卡冲突里阿塞拜疆用无人机大显身手,俄罗斯却没吸取教训,结果在俄乌战场上吃了大亏,后来才赶紧亡羊补牢。 战略上的误判更要命,普京发动战争,很大程度是为了阻止北约东扩,可结果呢?北约不但没停下脚步,反而把枪炮抵到了俄罗斯鼻尖前。北约峰会直接宣布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道路“不可逆转”,俄罗斯的核心安全诉求彻底泡汤。 更惨的是,北约成员国军费大幅增加,年度军费都快赶上中俄总和的5倍了,摆明了要跟俄罗斯打长期消耗战。而俄罗斯军费已经占GDP的6.3%,财政支出的41%,快到极限了,再这么耗下去,真怕它撑不住。 经济上,西方制裁那是一波接一波。欧盟第17轮制裁直接针对俄军事能力和能源出口,限制石油运输、制裁军工企业,还扩大了次级制裁范围。 按理说,这对俄罗斯经济打击不小,可奇怪的是,俄罗斯经济居然挺住了。2023年GDP增长3.6%,失业率降到3.2%,名义工资增长超过14%。这是咋做到的呢? 一方面,俄罗斯调整了能源出口方向,把原本卖给欧洲的油气大量转向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2023年,俄罗斯对中国石油出口量飙升22.2%,对印度出口更是从几乎为零涨到每天160万桶。 另一方面,俄罗斯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平行进口合法化,在食品、机械等领域自己生产,减少了对西方的依赖。 可就算经济挺住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以前,高加索地区国家都听俄罗斯的,现在可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国纷纷反叛,波罗的海国家还沿边境部署了智能地雷,摆明了对抗俄罗斯。中亚五国也跟俄罗斯渐行渐远,俄罗斯陷入了苏联解体后最严重的战略孤立。 国内民意方面,虽然普京支持率还挺高,可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物价飞涨,退休老人光靠退休金根本活不下去,还得继续工作。 年轻人虽然支持普京,但对未来也挺迷茫。而且,战争导致大量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对俄罗斯长期发展可不是啥好事。 现在,普京想和谈,可乌克兰根本不买账。乌克兰外长说了,实现和平得以“准确”评估为基础,说白了,就是得让俄罗斯吃点苦头才肯谈。 而俄罗斯这边,战略目标一直模糊不清,到底是想推翻基辅政权,还是单纯占点土地,谁也说不清楚。这种情况下,就算俄罗斯“熬死”乌克兰,也很难把战果转化为实际利益。 综合来看,普京发起俄乌战争,确实是一步险棋。虽然俄罗斯在军事、经济上展现出了一定韧性,但战略误判导致国际孤立、地缘政治损失惨重,这些都是短期内很难弥补的。 战争前,俄罗斯让全世界惧怕;战争后,它却几乎丢掉了整个国运。这步棋到底是不是臭棋,还得看未来局势怎么发展,但至少现在,普京的日子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