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邻国已做选择,特朗普是真没想到,美方:中国还在狂抛美债。特朗普还真没想到,他自以为的两个美国盟友,在最近的表现可谓是他们失望。说明了一个真相,他们已经脱离美方的掌控之中。最近在国际的市场上,全球都注意到了我国的一个大动作,就是中国抛售美债前所未有的力度。当然,这个动作从今年的3月份就开始了,当时一次就抛了近200亿的额度。 国际舞台的风向,似乎正在悄然转变。 当美国还在回味昔日荣光时,一些亚洲国家已经迈出了独立的步伐,让这位超级大国颇感意外。 与此同时,一场更隐蔽的经济“战争”也在升级,将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这片充满活力的亚洲大陆,早已开始尝试挣脱传统的束缚。 韩国便是这方面的经典案例。 7月17日,韩国新任领导人李在明在一场午餐会上,先是礼节性地安抚了一下美国,强调自己并非亲华派,稳固美韩同盟依旧是其任内要务。 而他话锋一转,首次就敏感的台海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声明:“台湾和大陆的关系,与我们韩国无关。” 他进一步强调,无论台海局势如何演变,韩国都不会介入。 这番表态,想必会让五角大楼听来颇为刺耳。 不久前,美国对日本、澳大利亚施加强压,妄图驱使二者在台海问题上承担所谓“责任”。 谁能料到,日澳尚未作出明确表态,韩国却已然直接划清界限。 不止如此,近期韩国多家媒体披露,李在明政府正与美国磋商,意图夺回韩军的战争指挥权。 这背后的意图十分清晰:一旦台海有事,韩国便有权要求驻韩美军撤离,从而避免被卷入一场不属于自己的冲突。 令美国更加头痛的是,李在明在本国的支持率达到了60%以上,这是他就职后的最高水平。 面对这样一位民意基础雄厚的总统,华盛顿发现,过去那些屡试不爽的手段,眼下还真不好使。 另一方面,美国始终将印度视作“印太战略”的关键合作伙伴,如今印度也展现出高度的自主性。 近年来,印度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等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俄罗斯方面日前透露,推动中印俄三方会谈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外交部也在7月17日回应称,这样的对话“确有必要”。 这表明中印关系正趋于回暖,新德里也在有意识地摆脱华盛顿的轨道。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印建交75周年之际,印度外长苏杰生不仅访问了中国,甚至公开表达了“支持中国”的立场。 这让美国感到困惑,印度似乎开始玩起了自己的“自主外交”,不再甘心被美国“拎着到处走”。 新德里显然已经看清,与美国的合作,终究是以美国的利益为核心,盟友的情感和实际需求,往往不在优先考虑之列。 地缘政治的变动,往往与经济基础的松动同步发生。 就在亚洲格局悄然重构之时,美国自身的经济泥潭也越陷越深,核心就是美债问题。 三月份,中国曾经一次卖掉将近两百亿美元。 中国美债的总持有量已经下降到七千七百亿美元,与2013年的高峰时期相比下降了将近40%,同时,美国的第二大债权人也跌到了第三,仅次于日本与英国。 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各大经济大国也越来越关注美债市场。 日本加入了抛售行列,就连一向积极配合美国的英国,在连续增持后也显现出疲态。 说白了,美债的避险光环正在褪色,继续持有意味着要共同承担其高额负债的风险。 局势怎么会成这样?这和美国自己的行动有很大关系。 它一面债台高筑,另一面又挥舞关税大棒,这种霸权行径不仅伤害了中印韩等国的感情,也正在加速自身信用的崩塌。 就连此前紧跟美国的澳大利亚,近期也一反常态,积极加强对华交流。这笔账,各国都算得清楚。 亚洲重要国家的战略自主性,加上世界各大经济体普遍回避美债,这两大因素对美国的单边政策形成了严重的挑战。 这些事件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关联,共同指向一个趋势: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被其自身的政策所侵蚀。 面对这种内外夹击,美国的单极霸权还能维持多久?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资料:证券时报:中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国国债 直新闻:李在明表态不介入台海,韩美同盟何去何从?|冰镇热点 外交部: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