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说白了,俄乌这仗拖成了烧钱的大坑,雇佣兵省钱省力,还能帮普京保留主力军,万一北约真的下场了,俄罗斯也有一战之力。 别看俄罗斯号称有几十万正规军,但真正能拉到乌克兰战场上的没那么多。 俄罗斯的兵役制度分义务兵和合同兵,义务兵服役时间短、训练不足,而且法律规定他们不能出国打仗,能越境作战的只有合同兵。 可合同兵数量有限,算下来真正能在前线顶事儿的野战军也就十几万。俄乌战场那么大,这点人根本不够用,只能靠雇佣兵来填坑。 而雇佣兵这买卖从经济账上算特别划算,俄罗斯正规军的抚恤金可是笔天文数字,合同兵要是在战场上牺牲,家属能拿到上千万卢布的补偿,这对长期打仗的俄罗斯来说压力山大。 而雇佣兵就不一样了,像瓦格纳集团的雇佣兵月薪也就2万多人民币,就算战死也不用支付高额抚恤金。而且雇佣兵的招募和管理成本也低,不需要像正规军那样维持庞大的后勤体系和长期训练投入。 再说战斗力,雇佣兵里不少是各国退伍老兵,实战经验丰富,特别擅长打城市战和复杂地形的仗。比如瓦格纳集团,在叙利亚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一整套巷战和特种作战的经验。 在巴赫穆特那种绞肉机似的城市攻坚战中,瓦格纳作为主力冲在最前面,正规军负责炮火支援,这种搭配让俄军在战术上更灵活。反观俄罗斯正规军,虽然装备先进,但大规模兵团作战在持久战中容易暴露短板,雇佣兵的加入正好弥补了这一点。 从政治层面看用雇佣兵能帮普京省不少麻烦,一方面雇佣兵的伤亡不会直接算到俄罗斯政府头上,国内民众对战争的抵触情绪就没那么大。要是正规军伤亡惨重,国内舆论压力会让普京很难受。 另一方面,雇佣兵在国际上的身份比较模糊,俄罗斯可以借此保持一定的战略模糊性,避免被直接指责为“侵略”。就算雇佣兵在战场上出了什么岔子,俄罗斯也能说这是私人行为,跟官方没关系。 最重要的是俄乌冲突拖了三年多,俄罗斯原本想速战速决,结果被乌克兰和西方拖进了持久战的泥潭。在这种情况下,普京必须保留足够的正规军作为战略预备队。 万一北约真的直接下场,俄罗斯得有一支能拿得出手的主力军去应对。雇佣兵就像是战场上的“消耗品”,他们在前线顶着,正规军在后方养精蓄锐,这样才能确保在更大规模的冲突中有一战之力。这种策略其实跟美国在越南和阿富汗的做法类似,只不过俄罗斯把这招用在了自己身上。 当然,雇佣兵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瓦格纳集团就曾因为和国防部的矛盾闹出过叛乱,这暴露出雇佣兵在忠诚度和可控性上的问题。但在当前的局势下,雇佣兵对俄罗斯来说仍然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精打细算的战争博弈,俄罗斯用雇佣兵来节省成本、保持战略弹性,同时为可能到来的更大危机留后手。这场仗打到现在,拼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兵力和装备,而是谁更能在持久战中精打细算、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