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泪目!西安,一位52岁女士,在儿童医院门口举着牌子,内容写着:治疗期间若遇到困难

泪目!西安,一位52岁女士,在儿童医院门口举着牌子,内容写着:治疗期间若遇到困难,可以无偿提供吃住,不料!这位很多人都觉得是骗子的人,截止2024年,已帮助超过了2100个家庭!   在帮助困境中的人们这件事上,有个人和一个机构的行动格外引人注目,个人是常向阳,大家都叫她常妈妈。   她靠自己的力量创办了“心羽家园”,投身公益几十年,成了很多贫困患儿家庭的依靠。   还有山西朔州市大医院,他们打造了“爱心厨房”和“爱心驿站”,给患者和家属提供了不少方便。   常妈妈会走上公益这条路,和她的家庭影响分不开,她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常建锡退伍后在民政部门做扶贫济困的工作。   父亲自己省吃俭用,把大部分钱和东西都用来帮困难家庭,还总带着她一起做好事,用实际行动教她要善良、有爱心。   后来父亲也全力支持她做公益,说除了留够吃药的钱,剩下的都给孩子们用。   小时候,她跟着父亲去西安蓝田县的山村扶贫,看到父亲把每月40元工资里的10元悄悄塞给贫困家庭,那一幕在她心里种下了公益的种子。   2000年从国企下岗后,她就一头扎进了公益,和志愿者跑遍山区宣传胆道闭锁知识,为患儿筹善款,一干就是十多年。   2017年6月,她在儿童医院探望重症儿童时,看到一位白发老人蜷缩在电梯间过夜,因为病房只能留一位家属陪床。   老人的无助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创办一个免费食宿点的念头就这样冒了出来。

常妈妈为了给孩子们找个家,在医院周边找了两个月房子,儿童医院在核心商圈,房租不便宜,最后一位房主以年租5万元租给她一套200平米的房子。   于是她把多年积蓄全投了进去,买家具、搞装修,划分出厨房、床铺区和活动区,自己却挤在四五平米的办公室里住。   2017年9月,“心羽家园”正式成立,意思是给心灵插上翅膀,家园里常年住着十几个孩子和家长。   刚开始举牌宣传时,不少人觉得她是骗子,甚至有家庭误以为是传销吓得跑掉,但她没放弃,慢慢让越来越多家庭知道了这个温暖的地方。   后来,一个叫张易的博主注意到她,跟着她来到心羽家园,看到小小的房间里整齐摆放着好几个上下铺的床铺,几个患病儿童和他们的母亲在里面。   母亲们围在一圈为孩子们准备饭菜,而孩子的爸爸们都外出打工赚钱,家里有东西坏掉,这些爸爸们都会回来修理。   博主了解后很受触动,把常妈妈的故事发到了网上,很快引起了社会上很多人的关注,不少好心人都向这个小家伸出了援手。   随着帮助的人越来越多,常妈妈又扩大了场地,还想办法给孩子们创造学习的环境,让他们能一边看病一边学习。   就算后来网上的热度慢慢退了,她也一直坚持着,继续走在做公益的路上。

再看山西朔州市大医院的“爱心厨房”和“爱心驿站”,是因为医院关注到患者及家属在就医时遇到的难处。   医院看到患者和家属在饮食和休息上有不少麻烦,就想着做点什么来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就有了这两个地方。   这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都是想给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搭把手,送去点温暖。   “爱心厨房”是用医院三楼重症医学科附近的一间库房改造的,里面水电设施和烹饪工具都很全。   患者家属在这里能煮粥做饭、制流食,还能储存食物,24小时开门,不收费,自开放以来,每天差不多能用100多次,很受患者家属欢迎。   “爱心驿站”能同时供20名重症患者家属休息,分男部、女部两个区域,被褥枕头、储物柜、充电接口等都有。   常妈妈的“心羽家园”和医院的“爱心厨房”“爱心驿站”,虽然一个是个人创办,一个是医院打造,提供的帮助也各有不同。   “心羽家园”能提供长期的食宿、筹款治疗等多方面帮助,而医院的设施更多聚焦在饮食和短暂休息上,但这些善意的举动,都给患癌家庭带来了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