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次恐怕要气急败坏了!他们既不敢真的动手,也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原本组织了19国联合军演想展示实力,结果先是被中国的815型电子侦察船近距离监视,随后052D驱逐舰又直接穿过演习区域,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美国这次组织的19国联合军演,本想在太平洋上耍耍威风。结果风头还没出够,就被中国的舰船搅得稀里糊涂。
演习首日,美军“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在菲律宾以东摆开阵势,雷达屏幕上突然冒出个不速之客——中国815A型电子侦察船“天王星”号。这艘满载排水量6000多吨的“电子间谍船”,像块狗皮膏药似的贴在演习区域边缘,桅杆上密密麻麻的天线,把美军F-35的雷达信号、“堤丰”导弹的通信频率乃至航母甲板上的无线电指令尽收囊中。
更绝的是,“天王星”号还带着052D驱逐舰“桂林”舰和海警船组成编队,形成情报搜集、战术压制和执法宣示的完整体系,摆明了是要把美军的“肌肉秀”变成现场教学课。
要说美军没反应?那是不可能的。澳大利亚派出P-8A反潜机在周边盘旋,菲律宾海警船还试图用无线电“驱离”,结果“桂林”舰直接起飞直-9直升机,在菲船头顶来回绕圈,用机载摄像头把对方甲板上士兵的慌张表情拍得一清二楚。事后公布的视频里,菲方舰船只能远远跟着,连个像样的拦截动作都不敢做。
更让美军憋屈的是,中国舰船始终在国际水域活动,连个抗议的把柄都抓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演习数据被“打包带走”。
为啥美国不敢真动手?看看中美海军的家底就明白了。虽说美国还有11艘航母和70多艘“伯克”级驱逐舰撑场面,但中国海军这几年下饺子般的造舰速度让太平洋力量天平悄悄倾斜。
就拿这次参演的052D驱逐舰来说,这艘满载7000吨的“中华神盾”,配备346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和64单元通用垂发系统,能同时跟踪上百个空中目标,发射“鹰击-18”反舰导弹时,末端突防速度超过3马赫,号称“航母杀手”。
更要命的是,中国海军每年下水6艘主力舰,而美国只有1.8艘,此消彼长之下,到2035年双方吨位差距可能彻底逆转。
但美国就不一样了,这场被美澳称为“护身军刀-2025”的演习,拉来19个国家凑数,总兵力3.5万人,从印度洋到南太平洋铺开6500公里战线,还把F-35隐形战机和“堤丰”中程导弹搬出来撑场面,看着很牛,但实际上,真正挑大梁的还是美澳,其他国家大多是来“友情客串”的。
比如菲律宾,前脚刚在演习里配合美军秀肌肉,后脚就被中国海警船在黄岩岛附近来了个“前沿震慑”,把菲方挑衅的警戒线直接推到卡布拉岛附近的九段线区域。
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尴尬,暴露了美国所谓“盟友体系”的脆弱性——真到关键时刻,有几个国家愿意为美国火中取栗?
更让美军头疼的是,中国这次行动可不是单纯的“围观”。815A型电子侦察船的任务,是要把美军F-35的雷达特征、“堤丰”导弹的制导频率等关键数据摸得一清二楚。这些情报拿回去稍加分析,就能针对性地研发干扰设备,到时候美军引以为傲的“敏捷作战应用”“跨域火力投送”战术,很可能在实战中变成摆设。
就像2017年“护身军刀”演习时,中国815A在昆士兰附近晃悠一圈,澳大利亚媒体就惊呼“数据链可能被破解”,结果除了派飞机盯着,啥办法也没有。
美国也不是没想过反制,太平洋陆军司令罗纳德・克拉克上将在演习中特意安排“堤丰”中程导弹实弹射击,试图展示“前沿打击”能力。可这导弹射程刚过2000公里,在中国“东风-26”的4000公里射程面前,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更讽刺的是,“堤丰”系统需要依赖港口和机场预置装备,而中国火箭军的“东风快递”早把西太平洋的美军基地列入打击清单,真要打起来,这些“前沿火力点”分分钟变成活靶子。
说到底,美国这次联合军演就是一场精心包装的“政治秀”。想靠人多势众吓唬中国,结果被中国舰船用“电子手术刀”精准切割;想展示“印太战略”的凝聚力,却暴露了盟友体系的松散;想秀秀新装备的肌肉,反而让中国摸透了家底。
正如美国退役海军少将麦克奈特说的:“在中国家门口的水域挑战他们已经太晚了”。当052D驱逐舰昂首穿过演习区域时,太平洋的海风里,已经飘来了霸权黄昏的味道。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